缘来只在梦 65 十二,迁都(二)(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四尺。碑上所刻字体方正,结构严谨,不过这些枯燥的儒学经典却是我最不乐意看的。

仰慕儒学至深的拓跋宏此刻自然停驻在一块块石碑前仔细的观摩着,不时说出几句见解。随行的那些有文化的人似乎也看得津津有味,争相附和着。

我与锦秋尾随着停滞不前的人群,眼前除了残破的石碑还是残破的石碑,心内不觉倍感无聊。

锦秋似乎感觉到我的不耐,轻笑道:“耐心些,这石碑一共有四十六块,像现在这速度,没有两个时辰怕是没法解决问题,你家的陛下可不是一般的好学之人。”

她已经百无聊赖的开始摧残路边的野草野花,一会儿便揪了一小束在手上。

“你什么时候如此博学了,刚刚的一番解释还真是让我刮目相看。”我也跟着她采下一朵浅紫色的小野花,小心的拢在手掌中心。

锦秋闻言立即白了我一眼:“又不是第一次来,几年前我跟小澄子就陪你家陛下来过,那一次他们俩在这儿足足研究了一整天,我都快给无聊死了。也不知道这些文字有什么特别之处,能让他们如此的着迷。唉,我也是后来才知道那几次偷偷来洛阳其实是为了找你来的,还好你被我在邺城给误打误撞逮着了。”

果真是找过我的,我握住花的手轻轻颤抖。拓跋宏从未在我面前提及曾到洛阳来寻我之事,我那时心底却也存过这样奢侈的期望。可真正听到却是让我感觉分外羞愧,那时的我是多么的自私,一心只想着自己不能受伤害,将自己紧紧的困在了自己所认为的安全地带。

大军休息整顿的同时,北方如期传来捷报,西北的农民起义已被卢渊他们成功镇压。只是这一利好的消息并没能让满怀心事的拓跋宏开怀多少,我想在迁都的事没有铁板订钉之前他是一刻也无法放松的,虽然这几日他大多数时间都在认真研究太学的石经,给外人一派轻松自如的感觉。

黄昏时分,才稍稍放晴的天空忽然又是乌云翻滚,眼看着一场暴雨即将来临。如此糟糕的天气让我倍觉忧心忡忡,不由自主的为拓跋宏明日的大事而担忧。

好在雨势来得凶猛去得也快,很快便停了下来。拓跋宏在帐内召见他的心腹大臣,已经快一个时辰过去了,估计是在做最后的商讨与安排。

应该没有一项改革是所有的人都赞同的,多多少少都会有人持反对的意见。而他这一次要做的可是强人所难的事,可想而知阻力会有多么的大,让我怎么能不跟着徒劳无力的操心。

尽管有锦秋的肯定在先,可身临其境的我怎么可能不跟着拓跋宏一起忧心。由此可见,有时预先知道了结果根本不抵什么用,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我时刻注意着那边的动静,待众人鱼贯而出,我立即拎着小篮子进去:“饿了吧?又是几个时辰没见你吃东西,我刚在伙房熬了些黍米粥,快来喝一些,不然你的胃又要抗议了。”

他从沉思中抬起头对我柔柔一笑,乖乖的接过我递给他的碗。这几日他基本都是在研究那什么破石经,晚间则是趴在案几上写写画画,常常我一觉醒来案几上的孤灯还亮着。

看着他瘦弱的背影在灯火摇曳中格外的清冷,我好想不顾一切的扑上去紧紧的抱着他,就这样一直抱着他,可我每次也只是在心里想象一番。

他的内心一直都渴望着拥有温情,对待冷酷的祖母不计深仇大恨,对待兄弟宽容友爱,对待臣子礼遇有加。可又有多少人回以他同样的真情,身处高位的他始终一如他的背影那样的孤寂。幸好,幸好如今有一个我,否则多么的让人心酸啊!

“是不是已经等得不耐了,你也过来吃一些。”拓跋宏舀起一勺后,示意我坐到他身旁。

他的心情似乎不错,看样子方才的安排挺顺利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