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夜不比城里,没有路灯更没有地灯。不过透过高空中那轮残月再加之漫天星辰,倒也能隐约模糊的看到一些什么。
常吉市,三柳树镇。此镇因为曾几何时在镇中的某一处,长着三颗挂满红绸的祈福树而得名。不过世事变迁,到如今那三颗算得上是此镇一大标记、象征的祈福树早不知死了多少年,死的连木头渣子都没剩下一点。时至今日,一些就生活在此镇子里的年轻人恐怕都不见得会知道这三柳树镇的这“三柳树”所为何意。
三柳树镇,虽说是个镇子,但其实和乡下也差不多。几条土路穿南北,百八方庭聚其中。日里男女下地劳作,夜里公母墙内唱歌。
而这所谓镇子与实打实的村儿的唯一区别就是,户口本上多了一个镇字少了一个村字。
此刻在这三柳树镇的某条乡间土路上,一道消瘦如鬼魅般的身影,正在这夜色的掩盖之下,鬼鬼祟祟的疾奔个不停,速度极快。
借着惨白的夜色我们可以看清,此身影的动作虽很似一条野狗是一只老猫,弯身垂首。但仔细看看我们却又发现,其明显是个人。一个上身着通体黑色,其中不规则分布着一个个拳头大小红色圆形图案的宽大长袖布衫,下身着黑色宽大长裤,脚蹬一双黑色女式小脚布鞋的大活人。
此人身上这种服饰在东北这里的某一个场合中比较常见,它有个比较高大上的名字叫装老衣。何谓装老衣呢,其实也就是寿衣,又称殓衣。是专为已死之人在殓葬时所穿着的整套新衣。
装老衣这种样式的衣物,在以前其实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装扮服饰,在一些影视剧当中或者地方戏里,这种样式的衣服更是毫不稀奇。而且所着此衣之人饰演的角色还绝非贫苦之辈,多非富即贵,所以这种样式的衣服在戏剧当中又称员外服。
不过因地方习俗的缘故,发展至今这种曾经象征着荣华富贵的装老衣就彻彻底底的变成了现在,只会套在死人身上,象征着来世长命富贵的装老衣。
其实这种装老衣整体上看上去还挺好看的,富贵,大气。这种装老衣我就亲眼见过很多次,甚至还亲手摸过,想试穿的时候还挨了我妈一笤帚噶搭。
其实在我们当地,大多数只要是家里有老人的人家。其子女都会依老人心意,在老人还健在的时候便为其准备好一套老人自己十分满意的装老衣,这是一种孝的体现。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从小就知道这玩意是给死人穿的的缘故,每每我看这装老衣的时候,那感觉都是怪怪的,就跟看到扎纸店里的金童玉女差不多,全身冷飕飕的。尤其是当哪个大活人把这装老衣套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我都会刻意的躲出老远,甚至于在地方戏里看到那种画着彩脸儿小嘴儿身着“员外服”的家伙们,我心里都会莫名的生出一种厌恶,甚至是恐惧。
此刻眼前这个在夜色中不住移动着的身影,虽不像人,但却明显就是个人啊。他怎么会把这种只有死人才会穿在身上的装老衣服套在自己身上,还但半夜的独自一人在这深夜之中鬼鬼祟祟的瞎乱逛呢。
终于,就在我们疑惑之际,这个很是有些古怪的家伙停住了。此刻他毛腰站在了一堵高一米五左右的院墙之外。
而这时当其稳稳地将自己身形完全站住的时候我们才得以看清,原来他不是他,是她。她是一个面庞粗糙且布满皱纹,脸色异常惨白,身材消瘦且阑珊,年纪绝对得要超过六七十岁的老太太。
这时老太太驼着背,鬼鬼祟祟的的将自己的耳朵贴在了身前的院墙上,仔仔细细的不知在听着什么。过了一会,其苍老的脸庞上露出了一抹失望之色。紧接着她再次移动自己的身形,片刻间她便来到了这十几米外的另外一堵院墙之前,然后其与先前动作毫无二致的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