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西游 五.大唐子弟,何须外族品评!(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夕阳依依洒落肩头,唐三藏不期然想起了去岁长安城外,那一盏素酒,还有那酒中的一抹尘土。

太宗皇帝相送之时,秋风正烈,太宗便于风中念道:“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那情那景,唐三藏从未忘记。

唐三藏执了佛祖出品的九锡禅杖在手,向那高才邀道:“大唐子弟,从来无须外族品评。”言语淡淡,一股大唐人独有的傲气,直冲云霄。

那高才见了,微微一滞,不想这长老这几日和高老谈文弄墨,好似个读书人,不想这一摆架势,竟有些气势逼人,但他转念一想,自己从了神仙姑爷学艺,莫不然这和尚还能强的过姑爷去?

宁采臣看了看一旁貌似啥也没看见的小白龙,问道:“这不好吧,你偷懒,让法师去打架?”

小白龙难得在那张冷脸上现出一丝怪异,道:“我又不是唐人。”小白龙心中也犯嘀咕,获罪之前,他也曾在大唐游历,对大唐的骄傲记忆颇深。唐三藏乃是大唐人,今日高才当面辱及大唐,这种当面打脸的事,总是要用拳头说话的。这高老庄未遵教化,不知此事也罢,这书生明明是从大唐来的,怎么连这事也不知道。

高才见唐三藏应了自己的挑战,初时虽是愣了一下,但终是心头一阵窃喜,若是赶了这僧人出庄,岂不是一桩大大的功劳?一张脸笑开了花的高才拿出兵刃的时候,直接将整个场面镇住了。

唐三藏直接用礼佛的禅杖,已经够偷懒的了,那高才更彻底,直接拿了一柄锄地的钉耙,走到唐三藏对面。

家丁中边有人喊道:“才子,你这是什么意思,咱庄上的地没长脚任你锄,这长老可是会跑的。”旁人看了也是一阵起哄,那高老心中又是一阵“咯噔”,暗道:高才这小子平日就是个滑头性子,不行今日还这等顽劣。高老就想阻了这场打斗。

高才朝那带头起哄的家丁冷笑道:“旭子,你偏爱耍笑,你且将你弟弟喊上,你两人如是将这兵器抬得过了头顶,我就任你耍笑。”那起哄的一人唤作高旭,有个孪生弟弟唤作高明,两人一般长相一般身高,就是哥哥爱凑些热闹,弟弟文静些。

那高才声音落下,旁的便是一阵挤兑高旭,都是少年性子,高旭一句两句便红了眼,冲上场去,就想拿过高才手中的钉耙。高才笑道:“你一个人可拿不住。”高旭怒道:“偏生就你拿得?”伸手往前一抢。

钉耙看着不起眼,就似是个平日里锄地用的,在那高才手中看着也是轻飘飘的没什么分量。高旭右手一接便觉不好,一股大力将他直往地面栽下去。高才总算念了几分同乡的情谊,将他一扶,也没出丑。

那钉耙顺势落下,将那地上几块青砖砸的粉碎。高旭一看,额上的汗唰唰的就滴了下来,旁边围观的众人,也一下捂住了嘴,吃这一惊,那些庄丁才知道,平日里这高才也不见得如何,确实生了好大一股子气力。

高老瞧了个目瞪口呆,只喊道:“莫……莫伤了和气。”猴哥的本事高老虽不知道,但也是个高来高去的,他高老庄也惹不起啊。

高才捡了钉耙在手,朝唐三藏道:“我家老爷说莫伤了和气,你又是个出家人,若肯就此离了本庄,我自然不会留难于你。”这话说的倒是含蓄多了,说白了,就是你丫的将“大唐子弟,从来无须外族品评”这话当面吞了,那就一了百了。

唐三藏看了半天,知道这人是想蓄些威势,可不说遇了孙悟空之后那些个神神怪怪的事,当年军中力能扛鼎的也不在少数,高才这等把戏,自然便如闹剧,于是很和煦地笑道:“出家在家,总是大唐子弟,出招吧。”右手一震,禅杖之上,九环“嗡”的一声齐响。

高才也不废话,双手执了钉耙,当头筑下,也不知是锄地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