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别那么说,您幸苦将我养大,我能为您做的也只有这些了。”李立在一旁闷头说道。
“不知道老人家有什么难言之隐?”俞知乐问道。
“唉。”老人摇摇头,“小民名叫李格,原是地主家的长工,但后来不小心从马车上摔断了腿。除了手脚不灵便之外身体也患了病,要不我身边离不开人,也不至于让立子整日守在我身前。”
李立听到这话连忙对着李格摇摇头,“爹,这是我情愿的!”而后他站起身来“扑通”一下跪在了俞知乐面前,“大人,小人是绝对不会入兵营的,入了兵营之后不得家,我爹离不了我。”
“快起来。”俞知乐赶紧将李立扶了起来,“李大哥,我并没有强迫你入营,此次前来只是想了解一下为什么百姓不愿意入营。”
李立这才安心的从地上起来坐到了椅子上。说道:
“大人你也看到了,我们这一带家中的光景都不行,不是家里有人重病就是孤儿寡母的,家里真的离不开这青壮年劳力,这才一直未应召。”
俞知乐点点头,这达官贵人之家不愿意应召是因为入兵营不用从基层做起,直接便可以担当一些长官。
而太穷苦的人家不愿意则是家中离不开劳动力,但是现在基本一个家中不止一个劳动力,总会有剩余的人。
“话虽这么说,但是每个家中总会有剩余的男丁。为什么也不愿意呢?”俞知乐将自己的疑问说了出来。
“大人不知道来的路上有没有遇到一大片荒芜的土地?”老人开口问了一句。
“土地?”俞知乐看了陈天明一眼。
陈天明皱着眉想了想,自个叨叨:“我就说呢来时的路上感觉不对劲,原来这一片的田地都变成了荒地。”
李立点点头,“近几年不断有战火,荆州又连续三年少雨,这才导致了不少田地的荒芜。许多老百姓或许都是寻摸着趁着今年雨势不错,想多多打理一番自家的田地。”
“你怎么没说呢?”俞知乐看向陈天明。
陈天明拿袖子揉揉鼻子假意咳嗽了一番,“本官原想没这么严重,谁知……”
俞知乐总算明白了为什么这荆州的事情一直没有处理好,原来是这些大臣们根本就没有做好充足的调研。应对措施就是一些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俞知乐心里也有了底,“李大哥,我现在提一个意见如何,如果这征兵的方法变了你看还愿不愿意参军?”
“不知是何方法?”李立的神色还有些犹豫。
俞知乐笑了笑。将这几天来荆州路上想的法子挑了一个最合适的讲了出来。“近几年战事基本上已经平稳了下来。除了一些小纷争之外应该不会再出现大的战事。因而这入营也只是为了养兵。针对目前这天下形势,我打算更改一下新的军营政策。”
“啊?”陈天明一脸呆愣,“这不需要先跟皇上报备吗?”说完之后他才想起来。眼前这个女官可是有先斩后奏的权利。
“兵营制度我打算修改一下。原来兵营里的政策是一旦入营便一定要留在并兵营里不得归家,这算是征兵入营。而现在我想到一个方法便是实行募兵入营制度,入营的士兵每晚或者隔一段日子可以自愿归家,只要每日来定时点卯就好,在春耕的时候可以放一段时日的假期专来整理农田,而农闲的时候便是加紧操练的时候。这样不仅保证了军营里的人数,而且可以顾得上家中之事。”
陈天明一脸的思考。
“募兵的人不算是官府里人,官府有官府的管理制度照旧不变,为了安保整个荆州的安全。而养兵的兵营可以按这个新的制度来,只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