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国侯颜侯爷的生辰是十月十四,这一天很快就到了了。
镇国侯府功高显赫,镇国侯颜诸更是开国功臣,当年随陛下南征北战,虽是文人,却着实为大齐建国立下不少功劳。定国后,官拜左丞相,后上废丞相,领闲职镇国侯。威名犹在,朝臣钦佩,这一次颜诸大寿,不仅皇亲权贵临门,连皇帝也亲手御书“福禄永康”四个大字,一早便送到了颜府。
颜辛楣也起得很早,银朱伺候梳洗后,便领着两个丫头去给父亲母亲请安。
“银朱,上次我命人置办的事可置办好了?”半夏正伺候颜辛楣穿衣,拿着是前些日子苏州的贡缎,是藕色锻绣白鹤纹布料,卓妈妈见她很是喜欢,便做了袄裙,今日便给她穿上了。
银朱正在她侍弄头发,哎了声:“都安排好了,姑娘待会出门去,霜月和一群丫头都在外面候着姑娘。”
进了父亲的院子,虞氏和颜侯爷已经坐在上堂了,侧夫人陈氏坐在一旁,面上和善。
这是半个月来辛楣第一次看见颜侯爷,还如以往一般板着个脸,年过半百,身子削瘦,做起事来雷厉风行,颜辛楣是吃过苦头的。
虞氏今日着缕金穿花锦缎窄袄,外罩银丝石青宝相花褂,小腹微微隆起,体态端庄稳重,看见辛楣进来便多了一丝和煦的笑意,陈氏则是穿了白锻银灰袄子,外罩一件檀色苏绣缠枝雀鸟褙子,陈氏身材修长,面上端庄,更多了几分温润之气。
颜辛楣给父亲母亲行了万福礼,又给陈氏道了声安。
“妙妙,今日是你爹的大日子,怎么穿得这样素净?看你四妹,红蓝搭配多喜庆。”虞氏在堂上嗔怪,嘴上却泛着笑意。
颜辛夷坐在下首,颜辛楣这才望去见她今日穿了红色领绫刺绣芙蓉花纹袄裙,下衬蓝色白芙蓉褶裙,面上红润,看起来着实讨喜。
颜辛楣笑着答道:“儿自来不喜穿红色,且母亲和二娘今日盛装,儿怎可夺了母亲和二娘的风头。”
颜辛夷笑着的脸忽然有些僵,这是在说她穿红色是觎了规矩?站在门外的半夏和银朱,看见了四姑娘难看的脸,一时间心情也有点愉悦。
颜辛楣扬眉一笑,对颜诸道:“父亲生辰,儿实在想不出什么好送的,便送了西湖龙井给父亲品尝,略表孝义。”
言罢,秋月手捧一个团花织锦盒子,颜辛楣接过双手奉给颜诸。又道:“这西湖龙井父亲自是不缺,儿还备了一份礼物。”言罢,半夏也捧着团花织锦盒子进来,盒盖已经打开,里面一方白瓷小瓶,正散发着温润如玉的光芒。
堂上的颜诸一愣,着实有些意外,这个女儿今日看来不同往日,往日明媚活泼,府中上下总是闹得不安宁。他对这个嫡女谈不上多少喜欢,但是父女感情还是有的,如果颜辛楣懂事知礼,在虞氏的份上,他也会多在她身上多倾注些感情。
虞氏张望着有些好奇,笑道:“你这孩子送什么还这么神神秘秘的?何时学会这些小把戏来讨你父亲欢心了?”
颜辛楣知道她的一言一行,颜诸都看在眼里,她从前不懂得讨父亲欢心,总是为所欲为。否则虞氏故去后,他怎会容忍他的嫡长女被欺负成那样子,今生一切重来,她一定要夺得父亲的喜欢,绝不会让陈氏有机可趁!
“儿听闻龙井配以惠山泉水是一绝,遂派人去取了来,泠泠泉水,快马加鞭,只得了这么一瓶。望父亲莫要嫌弃。”
颜诸一愣,微微笑了。这个女儿着实让她有些意外,如此温顺沉静,倒有点世家小姐的模样了。心里对她改观了不少,于是和颜悦色道:“杭郡诸茶,总不及龙井之产,而雨前细芽,取其一旗一枪,尤为珍品,所产不多,宜其矜贵也;惠山秋净水泠泠配以德化窑的白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