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回到宫中,招张少卿彻查此事,但一连过了一个星期,此事仍然毫无头绪。张少卿办事能力绝佳,不想连他也办不成此事,李治有些生气,他突然想起那日萧淑妃离奇地突然出现,恰到好处地欲置媚娘于死地。她是怎么在第一时间知道媚娘看丢了佛骨舍利?要知道那时事情还没有传开。
即使是现在,李治也命令过勿将此事传扬出去,可也不知是谁,竟不听御令,将此事在宫中大肆宣扬,好像不置媚娘死地,誓不罢休一般。这个宣扬的人,难道也是萧淑妃?
李治带着几个太监宫女,装出一副欣喜期待的模样来到萧淑妃的延禧宫中,萧淑妃本来神情紧张,待看到皇上带着宠溺的微笑,神情转为兴奋,见礼过后扑到皇上怀中,吐气如兰地娇声道:“皇上,这么久才来看臣妾,臣妾想死皇上了!”
皇上笑着捏了捏萧淑妃的下巴:“朕国事繁忙,冷落了淑妃,朕给淑妃陪个不是!”
萧淑妃道:“哎呦,这臣妾可不敢当!皇上只要没忘了臣妾就好。皇上,您坐在这儿。”说着将李治拉到床边坐下。
李治道:“多日不见,朕甚是想念淑妃,今晚朕就留在这儿了,来人啊,把朕准备与淑妃同饮的御酒拿来,朕与淑妃不醉不欢。”太监们搬来一个大大的酒坛,放在地上,将萧淑妃唬了一跳:“皇上,怎地这酒坛如此之大?皇上要臣妾喝完吗?”
李治道:“不是淑妃一人把酒喝完,是朕与淑妃两人一同把酒喝完。来人,再拿几坛好酒来,赏给淑妃宫中的奴才,朕和淑妃与众人同乐。”
萧淑妃笑道:“臣妾代他们谢过皇上。臣妾给皇上斟酒。”
李治道:“淑妃你这小女子可提不起酒坛,来,朕亲自给淑妃斟酒。”他是练过武功之人,单手便将硕大的酒坛轻易提起,为萧淑妃和自己都倒满了酒。两人推杯换盏,不多时,便都醉倒了。萧淑妃宫中的奴才们也喝了皇上赏赐的酒,不知怎的,连那些酒量极好,平时号称千杯不醉的太监,都醉得不醒人事,一时间,萧淑妃宫中个个人事不知,睡得跟死猪似的。
正在此时,张少卿带着几个侍卫走了进来,他们以尽量不挪动物品的方式,开始在萧淑妃宫中寻找佛骨舍利。果然,不多时,一个侍卫轻声叫了起来:“张大人,你过来看。”张少卿忙奔过去,只见那侍卫打开一个盒子,里面放的正是佛骨舍利!张少卿接过舍利,踹入怀中,悄悄挥了挥手,众侍卫如灵猫般,静静地退出了延禧宫。只留下延禧宫中上至皇上和萧淑妃,下至太监和宫女,仍在那里呼呼大睡。
过了一个时辰,众人才先后醒过来。李治伸了个懒腰,对萧淑妃道:“好了,朕酒也喝过了,这便告辞了。”
萧淑妃拉住皇上的手臂不放手:“皇上,说好要在臣妾这里过夜的,臣妾不放皇上走。”
李治不耐烦地将她的手拉下:“朕还有国事处理,就不久留了,来人,起驾回宫。”说着站起身来,扬长而去。
萧淑妃气得跺脚,撕扯自己的手帕,可也无计可施。
回到李治自个儿的宫内,张少卿已经手捧佛骨舍利恭候多时,李治接过佛骨舍利瞧了瞧,笑道:“得来全不费工夫。”又自言自语地道:“这萧淑妃真是视财如命,这佛骨舍利虽是价值连城,可它毕竟是重要物证,竟被这贱人保存下来,不舍得销毁。真是天助朕和媚娘也。”
这时李治的贴身太监肖青洲进来回禀,说是皇后娘娘驾到。李治点点头:“让她进来。”
王皇后端庄典雅地走进来,她容貌普普通通,眼睛过于狭长,嘴唇有点儿单薄,脸上和颜悦色,笑容可掬,身穿大红衣裙,描金飞彩,镶蓝流翠,头戴龙凤金冠,金冠上镶着七七四十九颗珍珠,极尽奢华,一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