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看起来很厚,活像一本什么教科书一样,但内容其实没有它看起来那么多。
首先是为每一个食物编了一个小故事,之后是它的详细的菜谱,最后则附有插图以及艺术彩绘。
甚至编者还加了一些菜肴在后世的传承、演变之后的发展历程。
一上来,第一卷就讲到了封绘主角诸葛亮。甚至用文言文写了一遍,又用白话写了一遍,最后还有影国语的翻译、注解。
风臣很佩服作者,水文大师了属于是。
故事大概是当初平定南蛮,渡江归来时,诸葛亮带领的船队遇到阴风阵阵,船只难以通行。
卧龙先生神机妙算,手下报告后,掐指一算便知道这是南蛮的怨魂在作祟,于是命令手下将面粉做成人头形状,抛入江中,祭祀亡灵。没过多久,亡灵烟消云散,大军安然渡江。
这个风臣自然是听说过的。
馒头的起源嘛,再加上中华某当家的科普,不能说是鲜为人知,也算是家喻户晓了。
不过这个故事里多了几分玄幻色彩。
比如怨魂不是怨念消解才离去了,诸葛亮趁怨魂们现行吃馒头的时候招来天雷给他们愉悦送走,再比如和面用的水其实是符水,可以迷惑怨魂,让他们把面当做血肉。
而且甚至还把画符的方式和招来天雷的咒术都附在了菜谱上,连笔画、详细的材料、运气方式都有图解说明。
可惜风哥没有什么叫做“真气”的东西。泽弗尔倒是挺感兴趣,让圆滚滚的空气精灵们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记录了下来。
外面的二货不识货,她可不一样。
术法这玩意儿,离框架的限制越遥远,越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威力。先别提有了框架之后,风臣只需要填充内容就完全可以创造出苍蓝之王版的各类法术,就是拿出去做交换也不亏啊。
风哥浑然不知,还搁这乐乐呵呵看书呢。后面馒头的发展历程也挺怪的,什么中药材的草木灰的也就算了,那个糯米面的,难道不是年糕吗?还有那个玉米面的,那不就是个窝窝头吗!
补全菜单翻完了,后面居然还有一则小故事,主角还是咱们的三国一哥孔明先生。
说是诸葛亮征南蛮,曹操也有征乌桓,开渠凿河,出兵无终,上徐无山,轻骑转道卢龙塞,行数百里,最终在白狼山交战。
然而与诸葛亮不同,曹操手下常年屠城灭国,掘墓盗金,怨气杀气十分厚重,亡灵根本奈何不得大军。
诸葛亮北伐的时候想到了这茬,于是施术把曹操的脑袋伪装成馒头,引来乌桓的怨灵啃噬,以至于最后曹操头痛而死。彼时华佗来为曹操看诊,一眼便看出这是有高人施下的咒法,本想以毒攻毒、以咒解咒,却被多疑的曹操寻了个由头赶走了。
什么神话三国。
不过风哥多少也懂点儿历史。
曹操220年就去世了,南征225年才开始,北伐更是228年才开始,根本对不上号,所以风哥多少有点不以为意。
第二卷就更离谱了。说貂蝉原为山西村民,擅长做点心,把炸的面块儿用蜂糖泡透,甜蜜酥香。天生容姿秀丽,没过多久便被王允收为义女。
王允让她委身于董卓,想要施展美人计来离间董卓与吕布,以此除灭董贼,貂蝉也乖乖照做,然而,当第一次见到吕布时,貂蝉就认定这是她命中注定之人。而吕布也同样对貂蝉一见倾心。
后来下邳一战,貂蝉看出吕布此番恐怕不是曹操的对手,于是事先在蜜酥中掺了些倒马散,将战败回营的吕布迷晕后,在并州狼骑的掩护下成功逃出生天,回到并州。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