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都是死伤的吐蕃兵,在残余的火把余光中,显得阴森可怖、惨不忍睹。
先前还谈笑风生的浣儿骑马在这些尸体间穿插而过时,一张本就白皙的脸变得一片惨白无血色。就连久经沙场的都木赫也是很少看见这样惨烈的场面,心情沉重的一语不发。
前行五里左右,浣儿在一片沙土山坡前停下。
这时都木赫又看见了崔旰。
和崔旰在一起的还有三千士兵。
“都木赫头人。”崔旰骑在一匹高大膘壮的黑马上,手中提着一杆用少女手腕粗的白蜡木做成的血缨长枪,腰悬宝剑,一身银甲在月光下奕奕生辉,“终于把你等来了。”
“将军在等我?”都木赫揣测着崔旰的心思,“为什么?”
崔旰的目光在夜色中如明亮星光:“因为我若是能在此处见到头人,就说明头人已经放下成见,愿意和我们汉人在这片土地上和平共处了。”
“我们可以和平共处,”都木赫在马上遥望崔旰,“但我绝对不会帮着你对付吐蕃!”
崔旰说:“只要头人能保持中立,两不相帮,崔旰就心满意足了。”
望着数千大唐将士,都木赫不禁感慨:“崔将军,你究竟是用什么办法把这数千士兵变到这里来的?”
崔旰笑笑,指着左手的树林说:“头人请看——”
顺着崔旰的手指看去,树林背后的山坡上赫然出现一个大洞——一个足以让千军万马从山后顺利到达这条茶马古道的大洞!
都木赫顿时明白——这片全由黄土碎石构成的山坡虽然和前方的山体一样陡峭,土质却很疏松,极易于挖掘。原来这几日来崔旰一面令释清平假意攻打桃关,一面却在这片山的背后挖掘隧道!
到了此时,都木赫已经不得不佩服崔旰了——不占地利的他,居然反而利用地势,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但他还来不及惊讶,十几里外的维州又是一声炮响,紧接着火光冲天,杀声四起——
“看来我军已经开始攻打维州城了。”崔旰胸有成竹地扭转马头,唤了一声,“任晚萧——”
却没有人回答。
任小浣现在正在一棵树下激烈地呕吐,释清平正手足无措地站在旁边。
崔旰看在眼中,也不再唤他:“释清平——你带领两个折冲营,前往维州支援刘原!记住——声势造得越大越好,要让吐蕃人只知道有源源不断的大军压境,却摸不清到底有多少人马!”
“是!”关切地望了任小浣一眼,释清平翻身上马,带着两千士兵朝着维州赶赴。
“原来你不单在桃关设下埋伏,在维州城外也设了埋伏!”都木赫越是了解战况真相,就越是惊讶,“但是维州城内还有三万大军,吐蕃人又骁勇善战,攻打维州恐怕是场苦战。”
崔旰凝神道:“吐蕃军数倍于我是个不争的事实。但他刚刚吃了败仗,逃回去的士兵必然会把挫折感和对我军的惧畏带给其他人。并且在还来不及应对的时候,我军就已打到他眼前,只怕他们已是军心涣散无心恋战了。”
都木赫恍然大悟:“难怪你要将吐蕃逃兵放走!原来是让他们回去动摇军心,让维州城内人心惶恐!”
崔旰微笑:“其下攻城,其上攻心,我就是要让他们对我军心生敬畏,不战而败!”
都木赫叹息:“这一点,我已经领教过了……”
那边呕吐的任小浣终于将肚子里的东西吐了个干净,手粑脚软地走过来:“将军,什么事?”
崔旰见他一张小脸白里泛青,心中很是不忍:“罢了,我军要全军冲击维州,你就不必去了,还是陪都木赫头人回桃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