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活捉郭英义之弟郭英榦——”
李大同一把将郭英榦拽上马来,大笑着打马回营。柏茂琳赶紧率兵来救,却被乱箭射得无法前进,只得望而兴叹。眼见着敌军得胜气势如宏,而己军却垂头丧气毫无斗志,心中怒愤,策马大喝道:“崔旰!难道你只会叫士兵为你卖命,自己却躲在后面当缩头乌龟?”
战场叫骂,原就是攻心为上。一场战争能否取得胜利,往往靠的不是兵多将广,时常也是借助嘴皮子的工夫。斗嘴的目的,就是比谁的心理素质更好,谁能动摇对方的军心。
“看来柏将军是迫不及待的想与崔旰一较高下了?”
身处将台的崔旰微笑着放下令旗,他身边的刘原见状道:“将军,不要中了柏茂琳的激将法……”
崔旰抬手阻止他继续说下去,在将台上面对柏茂琳昂首而立:“柏将军,战场之上原本就不是斗的一己之勇!身为将领,最重要的是懂得如何统兵,如何在战场上运筹帷幄——善用兵者,即便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也照样能号令三军使人敬服!不过——”
他的话锋一转,扫视敌我两军,扬声道:“今日崔旰攻成都,旨在捉拿郭英义一人,原本就与他人无关,也不希望因此而令我剑南士兵受损!如果柏将军肯以你我二人一战的胜负来决定此战胜负,崔旰愿意奉陪!”
崔旰的一字一句清晰有力,听得防守的官军们一个个唏嘘感憾——原本是柏茂琳的激将之法,却反被崔旰用来笼络两军军心。
看到身周这些全无斗志的士兵,柏茂琳心中叹息——他何尝不知道为将之道在于如何统帅三军?但眼前这些士兵无一是他自己亲自带出来的,将士离心,又何如能运用这些士兵去获取战场胜利?
从西山雪夜士兵叛逃起,柏茂琳就已领教了崔旰在西川士兵心目中的位置是何等的崇高。眼下士兵再起犹疑之心,他若再不给士兵们一点激励,难保历史不会重演。
士兵需要英雄,需要有一个可崇拜的偶像!
柏茂琳紧握青龙大刀,望着策马从军中缓缓而来的崔旰,暗下决心——他要告诉全西川、全剑南,甚至全天下的人知道:西川的英雄并不只有崔旰一人!
两军将士很自觉地为两位主将让出一片空地。
“柏将军请——”
崔旰平和谦逊的神情令柏茂琳不由自主地感到一丝羞愧,羞愧中更生出一股愤恨来——
“虚伪!”柏茂琳冷哼一声,青龙大刀一式“横扫千军”朝着崔旰拦腰扫去——
大刀,在战场上号称“百兵之帅”,其去势刚劲凶猛,动如猛虎势不可挡,静亦威风八面,慑人心志。古来大将多喜用大刀——如关云长——执刀而立是不怒而威,挥刀出击,其大劈大砍大开大合,更是如砍瓜切菜般凶猛!
柏茂琳是名使刀的好手。多年不曾稍歇的练习使他双臂有力,将大刀的凶、猛、快、狠运用到恰到好处。他的全力一刀,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好刀法!”
面对柏茂琳如迅雷般袭来的青龙大刀,崔旰神色不改,双腿夹紧座骑,伏身下腰避过刀锋,右手血缨枪由下而上挑向柏茂琳前胸!
月棍、年刀、一辈子的枪!
如果说大刀是战场上的“百兵之帅”,那么枪就可以称作是“百兵之王”。
大刀与枪的运用方法都是从棍法中衍生出来的,而枪的用法却又是在刀法的基础上更得以改进,衍生出多种套路。比起刀而言,枪更灵活轻巧,更易于制敌取胜,但也更不容易练成——比如同样练一年,枪的成就很难与刀比拟。
因此刀与枪,各有其利也各有其弊,关键在于使用他们的人,是否能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