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雀为凤:殿下不省心 71.救命,陛下疯了!(1/5)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大美人原本就已经死了,再死一次当然不可能。

但是,这天地间自有规则。

鬼魂为祸人间,人间就该有法子把她遣送到她该去的地方,这才叫公平。

灵堂失火事件和绕林险些遇害的遭遇彻底激怒了沈御离。他以前朝楚氏宗庙需要看址为由向天下广发求贤令,以千金买马首的姿态求请各路神僧仙道进京。

与此同时,京中的楚氏宗庙也的确在兴建着。

先帝的梓宫已经移入陵寝,民间市井渐渐添了几分热闹,虽也已出现了质疑的声音,总体上却还控制得住。

沈御离这个皇帝,当得居然还算有模有样。

自然,少年登基,此前又是未能好好读书明理的,磕磕绊绊也是在所难免。

朝中指责得最厉害的无非是说他路子野、不讲规矩,脾气上来了就算在朝堂上也能指着那些老臣的鼻子骂,半点儿脸面也不给人留。

“跟他爹一模一样。”有些老臣私下议论。

当然,也不完全一样。

先帝喜怒无常,即便是身边最受宠的妃嫔,也难保不会有一日忽然触怒了龙颜,被一顿乱棍打死了事;

新帝却只独宠那个叫绕林的小丫头,上朝带着,议事带着,游玩带着,睡觉自然也带着。宫中小太监们都说,陛下的脾气是大,但在绕林姑娘面前,他就是有天大的脾气也得收敛三分,否则一旦惊着了姑娘,堂堂皇帝到了晚上也未必能有地方睡。

时日久了,“绕林姑娘”就成了宫里的一个传奇。

寒风退却,暖意渐融,倏忽已是两三个月过去,天圣元年的春天到来了。

楚氏的庙宇建得初具规模,新帝想要的高人终于也来到了宫里。万事俱备,只欠一场法事。

作法的台子足有三丈高,高台之上又有高台,层层台阶堆砌,仿佛要直通到天上去。

在那台阶的最高处,一只铜鼎里面燃着特制的香料,虽未见明火,那香气却已飘得满宫都是。

道人开始作法,一柄木剑舞得呼呼生风,半空中黄纸飞舞,尽飘向那高处的铜鼎而去。青天白日忽然乌云蔽空,闻讯而来的朝臣和内侍宫女们惶惶下跪,高台下方的僧人开始诵经。

只片刻之后,铜鼎里便燃起了熊熊的大火。

乌云之中、空气之中,忽然响起了骇人的鸣声。时而似马鸣萧萧,时而似人声喧沸,时而又似洪水决堤闷雷滚过,几番轮转,最终却都融汇成了一片呜呜的哭声。

天阴,鬼哭。

在场众人至此方知宫中“不干净”并非传言,思及数月来无知无畏抑或提心吊胆的这段日子,人人俱是遍体生寒。

高台上道人的剑舞愈来愈急,众人耳边的鬼哭声也愈来愈凄厉,正午的天色已暗沉得仿佛黑夜,在场所有人的后背上俱已被冷汗湿透。

此番,攸关生死。

高台上舞剑的道人已经看不清,周围僧道的念咒诵经声却是越来越响、越来越响,仿佛正要借此同那妖物斗法似的,震耳欲聋。

绕林忽然打了个寒颤。

沈御离察觉到了,忙将她的手又攥紧了些,低声道:“别怕,这次的道人是真正隐世的神仙。他是自己观星得知前朝冤孽作祟、天下百姓难安,因此特地下山救世的,与上次父皇请来的那些炼丹骗人求长生的妖人并不是一路。”

绕林根本没听清他说的是什么,只知顺着他的话胡乱点头,身上却莫名觉得越来越冷,甚至冷得整个心脏都紧揪了起来。

而且这寒意来得极其突然,她想向沈御离靠近一些、或者开口叫小太监去替她拿件衣裳来,居然都做不到。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