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七百八十章 皇子(上)(2/5)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一会儿下去了,他心里面堵得慌。

最大危机是到秋后,一旦河工那么需要钱帛,中书才头痛呢。

张昇蹙眉,嚅嚅道:“介甫,我哪里知道会是这样?”

他们当举一力保举韩琦,也十分正常。朝堂上有三次变化,第一次乃是范仲淹为首的君子党,实际君子未必能谈得上,只能说是改革党。吕夷简的小人党,也就是保守党。吕范牵头。后来郑朗脱颖出来,但郑朗怕争吵,仍然是吕范。二人去世后变成了贾郑,贾昌朝与郑朗。贾昌朝下去,郑朗又下去,变成百花齐放。

这个百花几乎都是当初君子党的几巨头为首,最著名的四大巨头,庞籍、文彦博、富弼、韩琦,中间一度陈执中占据一个重要角色,实际陈执中是打酱油的。

贾昌朝一度也回到枢密使,可这时他们这个派系已经没有声音,很快下去。

文彦博因为六塔河与狄青案,让郑朗火拼下去。庞籍是郑朗力挺的,但因为他与贾昌朝、晏殊走得近,不得君子们的欢喜,一直在倒。富弼倒是不错,可这个好名声有了,不作为也有了。唯独只剩下韩琦。

庆历新政时君子党有三大巨头,郑朗是温和改革派派,范仲淹与韩琦是激烈改革派。虽与范仲淹对掐过,但那是君子党内部的争执。因此韩琦上位,众望所归。

又说道:“介甫,我忽然明白行知吊唁狄青时,对你们的指责。”

王安石郁闷地看着司马光,不作声了。

司马光更郁闷。

曾公亮替他们解了围,道:“张公,你想错了。行知责备介甫与君实,是存了私心,想皇上心情好一点,与皇嗣无关。若此,行知都不会教导世子殿下。”

“行知是何用意?”张昇也不解。

“很简单,行知想国家平稳过渡,私心是归私心,想陛下心情好,是臣子之道,可臣子之道更要对这个国家负责。”

“然皇储……”张昇很想说一句,这是什么屁的皇太子,拒四表可以,写几表辞呈也可以,那有连写十八道辞表的,当真这个国家皇储是儿戏?再说那有身为人家的养子,却念念不忘为生父请终丧的,这是那一门的礼仪?

更不要说这个养子不是普通的养子,而是皇太子。

这是皇帝仁爱,若换自己,早就将这个养子扫地出门,你该干嘛就干嘛去,与俺无关,俺也没有精力养这只白眼狼!

司马光抬起头道:“张公,非是你所言,皇储定下来,国家会平稳过渡,一变更,会引起很大搔乱的。皇储虽有的做得不好,但其他行为却没有恶行传出。这也是郑公默认,并且亲自教导世子的用意。”

张昇还想争,忽然嘴巴闭上。

司马光说得十分含蓄,可有话外之音的,这是指后宫。别以为赵宗实做得不好,就可以换了。宗室子弟很多,想找与皇上一样资质品德的世子难,但找超过赵宗实的不要太多。可找来了,放在后宫寄养教育,后宫谁在当家做主。曹皇后,曹皇后能甘心么?只要曹皇后还在后宫为皇后,什么样的世子找来,也不会合格。

想到这里,张昇想要喷血。

“我担心哪,担心会有不好的事发生,”张昇道,他没有本领会想到后来狗血的濮仪之争,但隐隐地觉得不安。

几人全部沉默。

种种迹象表明,是会有不好的事要发生。

张昇又说道:“君实、介甫,行知河工结束,有什么打算?”

二人同时摇头。

他们真的不知道了,郑朗在狄青灵柩前诵读《地藏本愿经》,是打算要真正这个“地狱”,并没有什么退隐的想法。让二人松了一口气,再写信相询问,郑朗回答却又含含糊糊。<-->>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