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明白了。”

“说说看。”

“人心贪婪不满,于是富者想益富,官者想高位,学者想更精深,这个有好有坏,似乎郑公所著书籍上也说过这个道理。”

“中的也,任何事物皆有两面姓。不能一概而论。”

“富者不能阻止他们更富,必然引起他们的反感。但可以进行诱导,鼓励他们多做一些善事,平时这些大户烧香拜佛,有时候给香火钱就是几千几万缗钱帛,甚至主动捐献几千亩的良田,为什么不能将这份好心放在贫困百姓身上?这也是修善积德。若是有更多的主户与商贾这样做,一是给了贫困百姓一份生机,二是减少了因贫富不满带来的怨恨之心,对国家统治安定十分有利。三就是做的人多了,无形中减少国家的隐田兼田。又不象强行用律法处理,引起诸多矛盾。这是真正的上者之道。”

“中的,可为什么我做了很久,未见多大功效?”

“因为仅郑公一个人在做,所以作用不大,若是朝廷来普及,作用会越来越大。”

“也不对,”郑朗摇头,有一件事他仍然没有想明白,是对一个人的好坏没有想明白,后世的那个郭美美。

因为这个女,将红十真相揭晓,郑朗前世那么苦,还捐过几百块大洋泥。真相揭开,心中怎能不郁闷?

真相揭开了,可有多少人想过一件事。真相出来,打死郑朗,郑朗也不会捐钱给那个什么十字架了。脑袋坏塌不成?但仅是一部分,不错,是有许多善款让某些官员包了二奶,开了宝马,喝了人头马,住了别墅。但还有一部分善款也用在灾民身上,一起不捐,慈善事业怎么办?牵连的更多,若往深处想,那是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更加败坏。

难道对十字架清查?

若杀头,中国特色,一半官员可以杀头了,只要金钱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朱元璋那么杀都不想作用,怎么杀?

还有办法,纠正长久以来形成的思想观念,官本位!

当官不要指望他们做百姓的公仆,那是一个笑话。但要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做了百姓的父母,有了权,就不能鱼与熊掌兼得,又要有金钱所带来的享受。

可说来简单,想让官员放弃权利带来种种变相的享受,一心一意为国家为百姓做好事,不贪不墨,何其容易?

**制也不行,同样变着法子捞钱,只是捞得比较光明正大,贪污受贿现象要轻一点。

然而在宋朝能推行**制么?

更不用说**制同样有许多缺陷。

郑朗道:“朝廷不能直接参与,一旦参与,会引起更大的纠纷,甚至有官员强行大户捐款,捐款又能往往被官员贪墨。但是朝廷可以用舆论推广鼓励,让主户与商贾自发地去做。”

“为什么不向陛进谏?”

“很早的时候就进谏过了,陛下每隔几年诏一些善户进宫嘉奖,也是听从臣的谏议去做的。但做得还不够,随后庆历战争,百姓凋零困苦,我也松懈下来。这也要有一个财富积累过程,时至今天,可以能渐渐推广。”

“为何今年郑公不进谏?”

“陛下身体不大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能太急。又有治河,带来许多纠纷,此时朝廷推广,会引起百姓的质疑,”郑朗未说完,你那个老子不争气,还是让皇上安心地渡过晚年吧。

赵顼没想到其他,郑朗乃是皇上的死忠,最忠的大臣,产生这种想法很正常。

“并且就是做,也不能急于求成。上者之道虽好,但更难。”

“还有什么上者之道?”

“整个社会思想上的转变之道皆是上者之道,”郑朗又想到儒学。还是等河工完成再说吧。这-->>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