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七百七十七章 天下有雪(2/5)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心情更难受。而这个高滔滔十分精明,想要国家好,不仅皇帝要好,也要皇后好。每一个成功的男人后面皆站着一位贤妻良母,皇上也不例如,光武皇帝有阴皇后,窦太后也不差的,尽管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总体而言也算是一个贤皇后,她在文景之治中功不可没。隋文帝独狐皇后,李世民的长孙皇后,同样是一代贤后。赵祯的曹皇后不及这几女,可也胜在安静省事。

虽赵祯对刘娥不感冒,也不得不承认刘娥对父亲的规劝作用,以及执政时的种种。

一个高滔滔,就无形中替赵宗实加了分。

赵祯不仅未见赵宗实,赵宗实屡屡上辞表的事,赵祯暂时因为韩琦隐瞒,并不知晓。

高滔滔施了礼,赵祯问:“滔滔,可听到郑行知哭祭狄青的事?”

“儿臣听说了,”因为赵宗实基本得到皇嗣之名,高滔滔改成儿臣自称。

郑朗哭祭狄青后,匆匆回郓州,主持河工,引起了举国强烈反响。

首先便是郑朗收下狄青的一套衣冠,有何用意,引起很大猜测。其实这个容易猜测,郑朗准备灭掉西夏后,可能在贺兰山上替狄青建造一个衣冠墓。但知道了,皆不敢说。

狄青死了,突然间大家也意识到一个问题,若西夏来侵犯,谁作为西北的长城?

再加上治河,如同一个黑洞,将朝廷所有钱帛一起吸进去,这时候那一个大臣也不想在西北生事了。

因此,随后又同意李谅祚的请求,开放互市,重开榷场。这时候传出灭西夏的声音,显然不大好的。

其次就是狄青的谥号之争立即定下来。

谥武穆,与曹玮相同,大臣们勉强接受,追赠中书令晋国公,以晋国封国公,狄青虽死,也算荣矣。再加上没有陪葬永定陵,也在大臣们接受范围内。

但接下来两样事却引起很大的争议。

那就是第四雪,郑朗说了三个纯净的人,并没有将自己包括进去。可是老百姓并不这样想,但与范仲淹那种冰凛不同,与狄青的严肃不同,郑朗很平和的,虽从青年时起就位高权重,但平易近人,就象生活在自己身边的一个邻家男孩,从不摆任何架子。生活不同与范仲淹那样节约,虽不奢侈,也偶尔享受一回。

除了偶尔正事外,平时谈话多带笑容,那怕这个谈话的人仅是一个田头农夫。

其实这也是一种干净,不同于冰雪的冷凛,而是一场春风。

忠君忠到这地步,算是到顶了,爱民爱到这种地步,也算是到顶了。

学范仲淹学不来的,要求太高,学郑朗,却可以学一个一二。

因此郑朗过去所做的许多事,一一翻了出来,让百姓广为流传。

第二件事便是郑朗与司马光、王安石所说的话。

许多人在讨论,然后写文章往报纸上刊登。

天行捷,君子以自强不息与纯净,这两个词成为宋朝最大的热词。

高滔滔听了有些发苦。

对丈夫的做为她很不理解,有一个人能理解,恰恰在郓州,又不支持的。高滔滔从不怀疑郑朗的品行,其实在她心中也将郑朗比任何一个大臣看得重。

郑朗对赵祯越忠诚越看重,道理很简单,例如于禁与庞德谁是忠臣?虽然这个二主不是那个二主,皇上不是没死吗。

而郑朗一番言论,使高滔滔对郑朗又有一个新的认识。

这样的大臣说好听的话,是向一个千古罕见的贤臣进军,说不好听的话,所做所行,是在向一个真正的圣人进军。

连高滔滔都仰望之,况且各个大臣。

若郑朗用丈夫种种说话,就算韩琦力保,丈夫也必下去啊。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