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七百七十六章 纯洁(1/5)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为何要参与进去?”郑朗反问道。

崔娴抿然一笑,赵宗实走出前台,让她大惊失色,但随后听闻种种,默想韩琦与欧阳修的苦逼,崔娴感到很好笑。狄青一案,丈夫是没有必要参与进去,就是给狄青忠武谥号与郡王追赠,狄青能从灵柩里活回来?

可下面郑朗所做的所说的,又让崔娴心悬了起来。

郑朗道:“航儿,替我准备笔墨。”

郑航拿来笔墨纸砚,郑朗写了一封私信给狄谅。

信的大意还是很温和的,让狄谅主动写辞呈,辞去郡王追赠与武忠谥号,言语要诚恳。还有一个中书令,保留那个对狄家没有多大妨碍。

崔娴看着信道:“这样做好。”

“非是好,若狄家真如皇上的愿,受了武忠谥号与郡王追赠,那么狄家从此休想有抬头之曰。”

就是狄青死了,也休想安份。

“是啊,做人,要学会牵就与忍让。”

“牵就的是狄家,但我倒想参与进去。”

“官人……”

“非是为狄青,而是为千千万万对国家忠心耿耿,浴血奋战在前方的将士。”郑朗说完,将信装入信函袋里,派下人提前送向京城。

别人的话狄家也许不听,但郑朗的话不能不听,狄谅于是上书辞表。

欧阳修进谏,既然狄家都不受了,皇上,你就听听士大夫的话吧。谥武肃,赠中书令,对狄青已谓不薄。这一省,那个郡王又没有了。赵祯更是不悦,道:“诸卿,朝廷诏命官职,往往拒之不受,朝廷非得下三诏四诏五诏,方才受之。若此,朝廷可因诸卿一诏不受而不授任也?”

欧阳修不能辨,但这个好办,亲自来到狄青家中,非是包拯,一个武将家庭,主心骨都死了,有什么好惧哉?直接对狄谅说,你上辞表做得不错的,但上一表不行,得连上三表四表,就象皇嗣赵宗实那么做。

狄谅哪里敢得罪这个大佬,于是又上第二表。

狄青灵柩此时也来到京城。

不过因为谥号之事未决,也无法下葬。甚至都不大好下葬,现在士大夫争的乃是谥号,随后还有赠郡王一案,得逞后又要争陪葬一案。早着呢。

赵祯是好心,可导致一个活着的狄青不得安生,一个死着的狄青同样也不得安生。

郑朗来到狄府,呆在狄青灵柩前久久不语。

狄青乃是范雍提拨上来的,上位过程中有范仲淹、尹洙与庞籍多人的功劳,不过郑朗遇到狄青时,仅是一名副将,在狄青上位过程中起的作用最大。当初遇到狄青时,仅是一员勇将,还有些青涩。郑朗是一步步地看着狄青成长起来的,狄青的过世,对郑朗打击也很大。

闻讯,许多大臣赶来。

一是郑朗对狄青谥号的态度,二是一大堆事务。

今年淮南用工比去年少了,包括京东路,然而黄河开始正式着手,从三门峡开始,一直到济水入海处,江东两浙百姓这次没有惊动,可是淮南,两京,两河全部惊动,甚至从陕西路发来少量劳工。

民夫数量最高峰时仍达到两百四十多万人。

工程进展快了,但钱帛用得依然象黄河之水一样,朝堂为赵宗实分了心思,郑朗回京,正好过来问一问。

韩琦、曾公亮、张昇、欧阳修等重臣全部陆续到了狄家。

司马光与王安石也来到狄家。

郑朗也不作声,就呆坐着,这些大臣有的比郑朗职位低,有的心中有鬼,于是不敢打忧。实际论资历,此时朝堂上仅有一人可以相比,韩琦。庞籍也来了,可他已经不能算是宰相。

其他的人,要资历没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