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七百四十八章 琐碎二年(上)(3/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的称赞。于是郑朗大书特书,说他是真正的君子,不但正直,身兼君子的温良恭俭让之风,值得世人学习。

此次下去,郑朗与往常不同。

他每次出任地方官员,都会做出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这次没有,仅是小修了几个水利,要么到处看,说大一点的就是新设一个小型市舶司。登州市舶司,专门经营木材。

以前于密州设市舶司,多与倭国与高丽交易,包括各种木材。不仅是用于建筑用的,而是多用来制墨。宋朝有上百万人读书,每年会用掉许多墨,因制墨也砍伐大片松林,进一步造成水土破坏。

这是其中之一,现在建设房屋还多用木头,以及冬天取暖时用的木炭。煤有了,但不可能所有地区百姓都能用上煤的。运输条件掣肘了。最后就是开荒。

密州港得到大量木材后,出现许多制墨作坊。

制墨作坊容易,能搬迁过来,然而不能解决房屋建筑难题。郑朗请求朝廷于登州设了一港,只经营高丽与倭国来的木材,为防契丹借助市舶司侦查京东地形,看守森严。木材运到登州后,再从海边用船拖到青州,自济水抵达京城以及其他地区。不然从陆地运输,成本太高了。还有一些大臣不知其用意,郑朗让严荣呈了一封情报。

数年下来,倭国与高丽大片松林砍伐下来,水土同样被破坏了,时间短,还看不出来,可局部地区山洪暴发现象在增加。

至于砍到最后,这两个国家会不会变成沙漠,郑朗不管的,最好那样。

年末,萧耨斤死。似乎契丹最大的祸害去除,实际她埋下的种籽开始成长发芽。在她挑唆下,耶律重元渐渐产生野心,耶律重元还有一份顾忌,问题他还有一个儿子,耶律涅鲁古。萧耨斤在的时候,天天劝,耶律重元倒是犹豫不决,可她这个孙子却动了心思,于是在萧耨斤死后,继续每天蛊惑父亲取代自己侄子的皇位。

几年后那次叛变同样是一次机会的,关健是能不能抓住它。

自己讨厌的奶奶一死,辽真宗大为畅快,重新举起父亲的大旗,想要经营西夏,这才有了第二年真正联亲的开始,他嫩了一点,太过急吼吼的,反而让唃厮啰产生疑心,主动退却。

嘉祐三年正月,郑朗调往淮南东路为转运使。

知道内幕的人不多,许多人产生怀疑,似乎皇上对郑朗没有产生猜疑之心,为什么郑朗也成了第二个晚年范仲淹,到处飘泊?再想一想郑朗到了京东路的低调,难道皇上真担心郑朗功高震主?

于是有人上书,做一个大臣做到这种地步,还要猜疑,让后人何以情堪,奏上不报,如郑朗所说的,如今天下大半权利掌控在士大夫手中,不报也不行,上书请求郑朗回归京城的大臣越来越多,甚至几个首相也牵连进去。迫于压力,庞籍放出部分真相,上书才停下来。然后一个个在盼望,在心中计较。

可不是小事,一旦如郑朗计划那样治河,得花多少钱帛?杨广修大运河也不过如此吧。

六月以韩琦为平章事,本义还是用人。郑朗能否再度担任首相,赵祯犯疑惑,可不能一直让庞籍担任首相,富弼虽姓格温和,然而缺少魄力,因此让韩琦东府,以观后效。

东府再度出现三个首相,富弼为首,庞籍次之,再次韩琦。正好贾昌朝让言臣找到一个把柄。张贵妃有一个乳母叫贾氏,张贵妃得宠后将贾氏接到后宫,张贵妃死,贾氏仍在后宫,爱屋及乌,赵祯对贾氏一直不薄。一样的姓贾,贾昌朝便无耻地拜了贾氏为姑姑。此事很秘密,不知道怎么的,居然传出来。

在北宋前期,这可是致命的。

诸多眼线盯注之下,又发现一件事,贾昌朝建了一栋豪华的大宅子,以客位待宦官。陈旭将两事呈上,绝对的犯事-->>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