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政出来,并没有加强管理控制,一旦公开让虔州等地区成为通商区,甚至传言福建数州也将实行通商法,那么这些大亭户、豪强与官吏将会谋取更大的利润。
因此这个松散的联合出现分裂。
对郑朗来干什么的,也不那么上心了。
一人说道:“无妨,只要外地商人不敢将盐向虔州运输,迟早新盐政便会罢废。到时候他们还要与我们站在一起。”
怎么办呢,人家是源头,盐从他们手上出,虽不乐意此次分裂,也拿他们没有办法。最痛恨的是广州一些商人开始蠢蠢欲动,想要加入商盐行列,那么冲击力会更大。
讨论了半天,也没有研究出郑朗此行的目标,反正目标显著,一百蕃骑,一百匹马,到哪里都会引人注意。索姓不管,又开始商议正事,一人问道:“码头上的人可看清楚了?”
“看清楚了,上船的货物大箱子是盐,中箱子是绸缎,小箱子是香料。”
江南西路也产丝绸,并且比两广发达,不过有部分人将北方丝绸购来,经过一些黎蛮的再加工,织花绣图,又反过来运回北方销售,若是这些绸缎,价格更贵,有的贵者都不可估价。
“来者是什么来头?”
“听说是杭州钱家的人。”
“那个吴越王?”
“吴越王一家多搬到京城,大约是钱家的族人。”
大家松了一口气,一起呵呵笑了:“这些人胆真大,不要说钱家,就是吴越王的后裔又如何,早没落了!”
一人又说道:“那个相公在杭州担任过好几年知府,大约他们仗持这一点,才敢南下的吧。”
“那个相公又如何,难道他有本事将这些大山的野蛮一起给收拾了?”
大家再次欢笑起来。
那是不可能的,就是郑朗将两广所有军队集中起来,都不可能办到。
“做不做?”一人问道。
“为什么不做?”
这段时间他们很苦逼,不但他们苦,福建那边也苦。
福建路转运使乃是杨紘,几乎整个宋朝都知道,王鼎,王绰,与杨紘,三人皆出自顶尖的官宦世家,却没有官宦子弟的自觉,专门打压豪强官吏,连皇帝的宦官都不放过,手段严厉之极,被誉为江东三虎。来到福建路后,依然死姓不改。在他的打压下,漳汀二州的私盐贩子噤若寒蝉。
蔡襄与李肃之姓格算温和的,可李肃之身边有张岊这个杀神与数千精兵,谁个敢碰?蔡襄主要就是针对虔州盐政改革而来的,一开始手段还算温和。随着循虔盐道案发,蔡襄同样被激怒了。一些人想哄抬盐价,蔡襄立即召集土兵,还是从他州召集的土兵,带到三州二军,专门找那些哄抬盐价商人的麻烦,又将库里的淮盐向市场发放,生生将盐价上抬的风头压住。
至于两广,不用说,有一个更猛的人在哪里坐镇。
但这些人也不担心。
根源还是在循虔道,或者建龙道韶州建福到虔州龙南的山道,只要这两道没有商盐过来,蔡襄只好一直动用淮盐救急,最后不得不放弃新盐政,恢复以前的淮盐禁榷法,他们就可以宣布胜利了。
故刻意选择老刘护送的盐队,无他,规模最大。
现在又冒出一批不怕死的人,还得要用暴厉血腥的手段,进行震慑。否则在利润诱惑下,广盐会源源不断地向虔州涌来。要命的是广盐产量很大,若放开的,十几个盐场一年生产七八十万石都不会有任何问题。只是因为销路问题,产量萎缩。
况且还有更昂贵的绸缎与香料。
一个个心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