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乍寒,二月到来,对于今年的延州来说,才开始是初春。
居然刮起了东南风,然而风声凄厉,吹在人身上,带着袭骨的冷气。
狄青说道:“安抚使,范相公他不会有事吧?”
终于改口,一个郑知府,一个安抚使,两个官职有些区别的。
宋朝的官职很让人无语,如今郑朗身上结了十三个官职。
郑朗说道:“我问你,为什么私盐一案,我在杭州拼命抓人?”
“不知道。”
“抓的人越多,法不责众,陛下仁爱,处决就会越轻。所以范相公临行前,我下了他的朝服,拿下他的官印。一是为了警告其他官员,以后不能渎职。二也是为了让朝中大臣悲情范雍。”
前来西北,是为了寻找真相,给一些将士官员清白,顺便看看能不能解决一些问题。
非是前来查处官员的。
范雍失职,换其他官员来,没有三川口之战的警示,也未必好。
因此,郑朗只是请求朝廷务必严重处理两个死太监,其他的人没有牵连。
“原来如此,谢过状元公。”
“别,什么公啊,但你这种心态不好,公私要分明。”郑朗劝道。狄青是好将领,然而气量狭小,所以与韩琦发生了一系列冲突,后来贬职,与孔道辅一样,活活气死。
看看王德用多好啊,贬了职,还感谢孔道辅,在地方上活得要多开心就有多开心。
拍了拍狄青的肩膀说道:“还有重要的事,你要办好,其他的你不要多想,想也没有用。”
自己能听一听狄青的建议,但除了自己,其他的重要官员,谁能将狄青放在眼中?
“是。”
墓碑树立起来,上面十几个大字:保家卫国,三川口阵亡将士英雄永垂不朽。
是郑朗写的,刻意在笔意中加重了刚劲之气。
率领余下延州官员来到墓碑前,宣读祭文,然后替天子弯腰敬了三个礼。
不是真正的痛哭着去哭祭,然而看着远处青山上无数的坟墓,青山无语。又看着眼前的小河,因为数次击退西夏大军,人马嘈杂,有的敌人将冰块塌碎,仅掉入河中就淹死数百名敌人。
听着呜咽的风声,郑朗又仿佛听到亡魂在悲诉,眼睛也渐渐起了湿意。
应当来说,朝廷这次做得很好了,几乎所有阵亡的将士得到了抚恤,有功的将士与牺牲的大臣,家人得到赏赐,有许多人子女还授予官职。郑朗这次隆重的树碑,代天子祭,更是激励了士气。
过了半天,郑朗才返回延州城,但在心中叹息一声。
不能完全怪范雍与刘平,久未打仗,即便有才华,也缺少战争经验。
也不能完全怪朝廷,比如这次赏赐,朝廷做得比任何朝代都好。
真正怪,是怪宋朝的制度,或者说,怪赵匡义!
谁敢说呢?
树完墓碑,郑朗开始做正事了。
打开仓库,招募乡兵。但数字仅控制在一万人以内,不敢多,否则又会让李元昊利用。
然后摆巴士。
三川口第二战,有一些收获,但相比于损失,还是忽略不计。
可是减少了元昊三川口一战所带来的民意。
郑朗害怕元昊前来报复,此时延州兵力太少。早迟会援兵,想一想朝堂那些大佬扯皮的能力,天知道什么时候援兵才会到来?
所以重新建寨。
金明寨本身就是县城,本来城墙比延州还要坚固,但李士彬到了黄堆寨,金明知县陈说不能服众,虽力战而死,金明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