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二百五十一章 斗法(一)(1/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全文字无广告第二百五十一章斗法一

郑朗又说道:“去将曹修睦与王昭明喊来。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

不知为什么朝廷会下这样荒诞不经的诏书,但中间此二人功不可没。气愤之下,下了这个评价。多少有些冤枉,朝廷怎能不关注,让他们前来看,看完了写,让朝廷得到最真实的消息。于是写了,此份诏书他们写的奏折是依据之一,然而他们本心不会有什么恶念。

诸人到齐,郑朗将他们坐下来,将诏书一一传看下去,气得不想说话。王昭明小心翼翼地说道:“诏书有什么不对吗?”

“哪里对了?”

曹修睦也小心地问:“郑知州,你是说七千户百姓吗?”

在太平州呆了有一段时间,其他地方不会让状元为难,要么只有这七千户流民。

“你说呢?”

“新圩一成要安排五千户百姓迁移,还有一些作坊以后陆续的收工匠,其他地方也需要劳力……”

“曹员外,我问你,你一顿能吃几碗饭?”

“一碗半,”曹修睦老实地答道。

“为什么一顿不吃上一百碗,那么几十天好不用吃饭了。”

一干官吏不知一会儿要有大事发生,全部低头笑起来。

“能吃下去也要用方法,州内缺少劳力,我一直无为而治,让各个大户自己想办法解决,他们怎么解决,与我无关,与太平州诸官吏也无关,只要不虐待佃农,不残害他们,不限制他们的自由,朝中言臣也不会多事。可这些灾民由朝廷调过来,我能不能让他们做佃农?况且他们可能全部是第八等第九等流民。”

基本分百姓分成五个等份,一等户最少有良田四五百亩以上,外加豪宅,皆是一方有名的主户与商人。二等份三等份分别是中型大户与小型富户,四等份百姓是中农,家里面有三十亩到五十亩的地,一些房屋,甚至是瓦房,还有耕牛,或在城中有一个过得去的生意。五等户就是贫民,还往下分了一分,分成五到九等。

一般官吏不会细说六等七等。

中间区别不大,例如锦锈苑招了一名织女,每天给五十文钱薪水,一家温饱能得以过,原来是八等户,马上一跃成为六等户。

区别还是有的,真正的五等户半耕半租,自己有几亩或者十几亩地,不足以温饱,又向人家租了地。依次类推,去年景民两圩安置的也有少量五等户,还有六等七等八等户,真正的九等户一个也没有。

这就是基础。

到九等户等于除一个人什么也没有,真正的赤条条而来,赤条条而去。灾民恰恰多是此等百姓。

不是后人所说的那样,派一个清官放粮,灾民欢呼,好官来了,真如此,何必到今年江淮与山东前年受灾的百姓,为什么还有少量人未安置下去?

给他们吃,那是第一步,才是迈出一小步。

真的能吃上多少粮食?

一百万灾民,吃上一年,四百万石粮食足矣!

真正头痛的事是后面,穿的怎么办?用的器具怎么办?住的怎么办?不能养他们一辈子,他们出路又怎么办?

若是放粮那么简单,朝中所有大臣会一起与包青天抢着去陈州放粮!谁不想名垂千古?

或象曹修睦所说的,塞给各个地主做佃农,谁敢去塞!这些是百姓,不是部曲,让你去救灾民,不是让你前去将他们往火坑里推的!若真做了,会让言臣的口水将你淹死,再做人工呼吸,救回来再淹,不死上十回八回,言臣也不会甘休。

所以看到灾民,朝堂上大臣不作为,大多数正常的做法,供你们吃的,不够再设粥棚,吃完了自生自灭-->>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