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二百十八章 找朋友(下)(1/5)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多半不可能,赵允让皇储之梦破灭,心中很不快,但他也不是傻子,何必自找麻烦,很避讳的。

赵宗礼与宗悌二人品德优良,也不会加入其中。

赵允良是一个睡王,才懒得管这么多事。倒是赵允迪这个花花公子,对自己有些不快,还有辱父之仇。然而赵允让何足惧哉?但不得不防一手,越是没有弄清楚,越是要将高衙内带到身边,通过高衙内察看诸子动静。

害人之心不可有之,防人之心不可无之!也是夫子所倡导的圣智之道!

下了一场小雨,燥热减了一些,可多了一份湿闷之气。郑朗关心的看着严荣,问道:“闷不闷?”

别人不管,小胖子让他担心,到了江南,不象河南,地势地洼,特别是梅雨时季到来时,十分湿闷。现在的百姓出远门很少,许多人身体很不适应两地气候陡然产生的巨大反差。

比如行军作战,到了南方后,许多军队生瘟疫,便是此故。

“还好,跟在状元后面,我很开心,什么苦皆能吃得。”

“那就好,你资质比三个三郎差一些,想要成才,更要发恨,勤能补拙。不过你恐怕呆在我身边时间会最长……”

“状元,我想一辈子呆在你身边。”

“那不行的,你们现在还小,我可以慢慢教导,长大了,你们总归要高飞的。”

正说着话,严掌柜进来说:“状元,陛下派了两小黄门传你,还让你将几个学生一道带过去。”

说完一脸感谢,果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那是天颜哪。

自己孙子今天就可以看到了,用眼睛狠狠的盯着了严荣一眼。

严荣点了一下头。

两个小黄门没有将他们五人带到皇宫,而是带到了中书省。

这一年来,赵祯基本两点一线,皇宫,中书,但再过几个月后,他明白其中真味,很难在中书省看到他身影了。

一道齐声问好,三个小三礼仪不用说的,严荣差了一些,然而跟在郑朗后面许久,受了一些薰陶,稍有些紧张,可没有失态。

“坐。”赵祯道,然后看了看大大小小五个少年,有高有矮,有胖有瘦,但一个个很淡定,很老成,忽然笑了起来,道:“是小了些。”

几位宰相一起笑。

岂止小了些,就是郑朗十七岁,因为身体长得晚,看上去也象十五六岁的孩子。

好在他自觉,讨要的仅是一个次州,若是杭州那样的大州府,至少他的相貌,是很让不放心。

另外吕夷简虽让他儿子跟在后面学习,实际有可能对郑家子帮助最大,视其子,思其父,对某些地方小吏来说,或许有一些威慑力。皇帝说了那句不当的话,代朕去看一看,虽不应当说,但对此子也有一些帮助。

剩下的就看他才能了。

赵祯又说:“郑卿,朕听说你写了一篇《齐家论》,是何故?”

郑朗将事情原委说了一遍。

“有这种事?”

“陛下,各色人等皆有之。未全是恶人,未全是善人。如臣家中也有一举子,叫柴克明,做事兢兢业业,不抱不怨。不能一概而论。造成这原因,皆是那些举子好高骛远,以为自己一定会高中金榜,以后出阁入相,前程远大所致。此乃国家重视文治之产物,让他们思想产生了误区。故陛下垂怜。然皆用之,以后会有更多举子以图侥幸,国家更加冗官冗吏。故臣与张方平一道议公共济助之策。不过这一结果,出忽臣的意料。于是臣写了此论。本来此策乃是为文治善后也,然举子傲慢自高,贵者出之,贱者无可奈何,越久越慢怠也,积怨会越深。于是臣果断让他-->>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