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简直是像从手指缝里漏出去的, 一转眼, 期末考试很快就要来临。
晚自习的时候, 一整节课里, 二班十一个寄宿生脑袋都未曾抬一下, 班主任王水英从窗外看了好几次, 都没见多过有异常现象, 心里很满意,背着手离开了教室。
办公室里坐着几位老师, 围着一个小煤炉在烤火,炉子里塞着几块木柴, 熊熊燃烧着,火苗吐出来老长, 热烘烘的舔着人的手掌。听到门响, 几位老师转过头,看到王水英走进来, 热情的招呼着她过来:"王老师, 快过来坐。"
"我们刚刚还在说呢, 这次期末统考, 咱们学校肯定会考得很好!"一个年轻的老师兴致勃勃。
他分配到大塘中学快三年了, 一直在找关系想调进县城,可惜没有太多机会挣成绩,每一次统考对他来说都是获取资本的途径, 他非常珍惜。
"大家都这么努力,考得好可不是正常的?"王水英笑了笑:"放平和心态,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反正日子照常过。"
"王老师你当然不用着急,你们班反正有两个好苗子,就是放到县城的直属初中也是数一数二的。"有老师羡慕的看着王水英:"您可真是运气好呐。"
王水英笑了笑,也不分辩,在小煤炉旁边坐了下来,年轻人呐,不免想要多拿些荣誉,可心急吃不得热豆腐,谁不是慢慢熬过来的呢?教书这事儿,只要自己水平不太差,责任感强就行了,总能把学生教出来的。
"咱们这对调监考可真是啰嗦,也不晓得学校会不会包个车过去,真是劳民伤财,还不如到自家学校监考,也不知道为啥弄出这么大的阵仗。"
才坐下没多久,又有老师开始抱怨。
说话的是任教初一二班的数学老师谢招娣,她也是个年轻老师,第一次遇着统考还要到外边学校去监考的事情,有些觉得不适应:"上学期期末咋就没这样折腾哩?"
"上学期不是统考,不需要对调监考,"教了几年书的老师自然晓得这里头的名堂:"既然是统考,县教委还说开春要举行表彰大会的,当然是不会让本校老师监考的,毕竟是要比出真实水平来,本校老师监考就怕放任学生作弊。"
"那也是,咱们去别的学校监考肯定也会把学生监得死死的,绝不能让他们抄袭。"
门被推开了,一个学生拿着书走了进来:"宋老师,我想问个题目。"
小煤炉旁的一个老师站了起来,走到自己办公桌旁边坐下,拍了拍办公桌:"拿过来我看看。"
"今年咱们学校真是够拼的,也不知道会考出什么成绩。"
"只要用了心,结果都不重要。"王水英拿起语文书本开始看后边的一篇课文,教了这么多年书,她什么都看淡了,考得好当然是好事,可是万一考得不好,也要回家过年啊。
到了期末考试的那一天,大塘中学的老师基本没见了影子,一辆中巴车拉来了十多个外校老师,肖校长倒是没有去外地监考,带领剩下的教职员工作好后勤服务工作。
"小杨同志,语文得咋样啊?"
中午在食堂吃饭的时候,肖校长碰到了杨家几个娃儿,他赶紧把杨宁馨扯到一边:"题目容易吗?"
"校长伯伯,您可真沉不住气!"杨宁馨哈哈一笑:"您得跟东晋的谢安学学!"
"谢安?他怎么了?"肖校长一怔:"还有什么故事吗?"
"当然有啦!校长伯伯,我告诉您吧。东晋和前秦约战淝水之战,东晋宰相谢安和客人正在下棋,忽然接到前方战报,说大破前秦苻坚军队,谢安心里很高兴,可表面却不露声色,和他下棋的客人问前方战事如何?他淡淡的说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