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校长觉得,中国古代几千年,天地国亲师,老师的位置很重要,那时候动不动就戒尺打手板心,也没见哪个学生心理有毛病,只能口里劝说不能动手让学生长记性,那完全是扯淡,没有惩罚就没有威舍,在学校里挨打总比以后抓到监狱里去要好。
"你们这是怎么了?怎么了?"
还隔了有两三米,肖校长就"哎哎哎"的喊了起来,这时他看到了从人堆里钻出了两个人,手拉手的朝他这边走。
看清了那两个人是谁以后,肖校长脸上露出了笑容。
对于成绩好又听话的学生,老师肯定会更喜欢,肖校长也不例外。
"总有家长说我们老师偏心,更喜欢班上那些成绩好的学生,要我说这不很正常吗?一个红萝卜又大又红又长得好看,另外一个萝卜长得歪嘴歪脑的,还要烂了几个洞,傻瓜都知道会喜欢哪一个红萝卜吧?自家娃儿不学好,还非得让别人喜欢,这是什么道理?"
肖校长偏心优秀的学生,在以前他任教的学校就已经出了名,现在调到大塘中学来了,他继续坚定的执行了他的偏心路线。
"邱成才,杨宁馨,刚刚你们台上的发言很好哇。"
肖校长笑眯眯的看着两个手拉手站在他面前的学生,一点也不觉得他们俩之间有什么奇怪,这两个小家伙怎么看怎么都招人喜欢。
"校长伯伯,希望我们的学习经验能帮到大家的忙。"
"肯定能帮上忙的,"肖校长点了点头:"我还希望到今年期末统考咱们学校的成绩会更好一点呢。"
"期末统考?"杨宁馨来了兴趣:"是不是每个学期都要排名次的那种考试?"
她想到了念小学的时候,有几次期末考试是县城统一组织的,成绩要上报到县教委,陈莲就是因为成绩突出又在比赛里获奖,所以转了公办教师。
看起来期末统考对于老师和学校来说都很重要,她是不是可以利用统考为自己争取一点"合法利益"呢?
前世的杨宁馨,念高中基本是没花太多钱。
当年的她,因为初中成绩优秀,还没参加中考就有县城高中的老师跑到家里来做思想工作,让她在初中毕业会考填志愿的时候填报他们学校,要是她的成绩达到了九百分,那就可以减免三年学费,学校每年期末都有一次特殊的考试,如果能达到年级前三十名,可以免去伙食费而且每个月奖励三百块生活费,年级三十一名到六十名,免除伙食费,年级六十一名到九十名,每个月发放三百块生活费。
她的成绩基本稳定在奖励的第一档次,加上国家的精准扶贫助学金每学期一千块,足够她的日常生活开支,所以整个高中念下来,除了高三多了些资料费,她并没花别的什么钱。
如果大塘中学也能有这样的奖励就好了,不说让学校奖励钱,免费吃饭就是省钱啊。
"校长伯伯,是不是我们学校的期末考试成绩都要在县城统一排队的?"杨宁馨抬头看着肖校长,很认真的建议:"要是学校想提高成绩,不如增大奖励机制。"
这个年代,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就发一张奖状,奖几个作业本,这算啥奖励?听陈莲老师说,奖状和作业本都是新华书店配送的,不要钱,每个学校开学就预留了奖励需要的作业本和奖状,学校不用花一分钱用在奖励上边。
只不过民心淳朴,乡下的娃儿得了奖状就已经很开心了,更别说还能有附赠作业本。
"奖励机制?"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