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一路朝前开,两旁鲜少有高大的建筑物,最多不过三四层的砖石结构楼房,有很大一部分甚至只是两层的木板楼甚至是平房,单单从住宅看起来,美国这时候其实也并不算摩登啊。
夏爱华侧坐在那里,很感兴趣的看着杨宁馨,这是团体里唯一的一位年轻姑娘。
这个八人团里只有两名女性,一个是董熹瑜,一个就是杨宁馨。
这位姑娘个子虽然不矮,可看上去却年纪很轻,她甚至怀疑她还没有十七岁。
那么嫩的肌肤,眉宇间似乎还有稚气,一双眼睛带着少年时代的亮黑色,似乎有两汪清泉含着一样。
"你叫什么名字呀?"夏爱华冲着杨宁馨笑了笑,很友好的问她。
"我叫杨宁馨,安宁的宁,馨香的馨。"
"这名字可真好听,念上去好像还带着一种甜香。"夏爱华悠悠的叹了一口气:"我觉得自己的名字太中性化了,没有一点女性气息。"
"爱华,多上口的名字啊,女的男的都能用,说明你父母心系祖国啊。"董熹瑜肯定的点了点头:"全世界的华人心里头还是有中国的存在。"
"是啊,我的父母总是提起中国怎么怎么样,每次说到家乡都是一副很向往的样子。"夏爱华很坦然的说起了家里的事情:"我一直在想着什么时候能回中国去看看,看看我父母口里的那个中国是什么模样的。"
"好啊,欢迎你回国看看,到时候我可以给你做导游。"杨宁馨微微一笑:"我保证带你去很多值得去的地方。"
"太好了,那咱们就这样说定了,交换一下地址吧。"
夏爱华从自己的包里拿出了一个小小的笔记本,写下自己的通信地址,撕了那页递给杨宁馨:"你的呢?"
杨宁馨接过了纸和本子,非常潇洒的写下了自己的地址。
第四百五十九章
MIT远比杨宁馨想象里的要宁静,它没有拥有很多高大现代的建筑物,相反的很古朴,十根白色的圆柱支撑起一座气派的如宫殿般的主体建筑,椭圆形的屋顶显示了一种异域的风格。
这让她想到了希腊的帕特农神庙。
前边也是这么壮丽的白色柱子支撑,看上去有差不多的感觉。
夏爱华领着他们走进了那座建筑物里边,内部空间很现代,装修是现在的中国没有看到的风格,瓷砖干净得一尘不染。
夏爱华很细致的给他们介绍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历史,又带着他们在MIT里转了一圈,绿色的草地上有不少年轻的学生,他们或者躺或者坐,手里拿着书在讨论,有些手里拿着乐器,比如说电吉他什么的,正在低低弹唱。
这年头美国大学生的生活还是挺悠闲的啊。
杨宁馨羡慕的看着那一群群年轻学生,想到复旦大学的风景完全不一样。
他们只有在周末的时候才会有假期,其余时候怎么都不可能有眼前这休闲悠然的一幕。
"你们这边学习氛围真是轻松。"叶臻惊叹着,在她的感觉里,MIT的学生都是潜心钻研的学霸学神,怎么会有这么多时间用在外边晒太阳。
夏爱华顺着她的视线看了过去,见着草坪里的那些人,笑了起来:"他们很多人不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只是过来享受一下这美好阳光的。研究所里大部分的人都忙得喘气的时间都没有,哪里能在草坪上呆着。"
"原来如此。"
这知名大学竟然是开放性的,外边的人都能随意进入?这真是自由的国度。
夏爱华把他们带到了MIT的生物遗传研究所,一边朝前走一边和董熹瑜介绍:"我们研究所的史蒂芬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