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屋子家具应该都是红木的吧?杨宁馨对于木材知道得不多,可是看着这厚重的桌面,清晰的纹路,她觉得必须是红木才配得上董熹瑜的身份。

书房里有一面墙没有做书架,镶嵌着一个大窗户,窗户下有一个英式壁炉,杨宁馨走到窗边,撩起窗帘看了看外边。

她看到了一个打理得很精致的花园,董熹瑜花白的头发在一片绿色里显得很打眼,邱成才戴着手套拿着一把大剪刀跟在她身后,那副打扮真像一个园丁。

祖孙俩不知道嘁嘁喳喳在说些什么,但从楼上看这小花园,却是一派和谐宁静,这暖阳里的小院子,显得那样别致悠闲,金色的阳光在叶片上跳跃,一点点闪闪金光不时的刺着人的眼睛。

杨宁馨在窗户边上站了一会儿,回到了书桌这里,她坐了下来,静了静心,开始认真翻译董熹瑜交给她的论文。

董熹瑜写的字有些大,一页纸下来并没有太多内容,难怪这桌子上有厚厚的一沓,其实真正翻译下来,用A四纸打印出来也就二三十页。

最开始是标题,论文研究方向,论文摘要,关键词,和前世写的论文格式差不多。

杨宁馨拿起笔开始在印着"复旦大学"字样的信纸上写字,她的书写流畅优美,黑色的字体在洁白的信纸上,显得格外好看。

第一页比较简单,出现的一些专业词汇在词典里可以查到,杨宁馨没花半小时就已经把第一页翻译完毕,没看到董熹瑜回来,她开始继续第二页。

反正这篇论文是要全部翻译完毕的,她今天能翻译多少就是多少,有时间就继续吧。

正在埋头翻译,她听到外边有鞋子敲打着地面发出"砰砰砰"的响声。

这是董家的阿姨在打扫吗?听邱成才说过,他外婆雇了两个阿姨,一个管家务,一个专门做饭菜。

"那个叫阿大的阿姨做出的饭菜特别好吃,外婆还让她特地学了做咱们X县那边的家常菜,下回要是你来我外婆家,就可以吃到地道的家乡菜了。"

杨宁馨那时候一仰头:"我怎么会到你外婆家里去吃饭?小人物没这个机会啊!"

没想到,才一个来月,她就真的来到华山路这幢小洋楼了。

杨宁馨心情愉快,嘴角上扬,说不定今天还真能吃到美味的家乡菜。

"侬是……"

门口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杨宁馨抬眼一看,就见着一个约莫四五十岁的中年女子站在那里,身上穿着一件绸缎的旗袍,似乎是夹层的,下摆有些不通顺,里子有些掉了出来,外边是深绿印大红花的图案,而下摆却露出了一线淡灰色的布料。

女人脚上穿着一双半高跟的拖鞋,走起路来塔拉塔拉的响。

她慢慢转进了书房,眼睛瞄了一下那个上锁的玻璃柜,这才走到了书桌面前,一双眼睛瞪得老大,把三角形给撑开了:"侬是哪个?怎么会在阿拉窝里头?"

杨宁馨有些尴尬,站起身:"您是邱成才的舅妈吧?"

听邱成才简单提过一下他外婆家里的人员,从年纪估算,这个女人应该就是他的舅妈。

听邱成才说起过,他舅舅还是挺好的,过年的时候总会寄点东西,还会给他们寄压岁钱,可是舅妈却有些尖酸刻薄,上次他爸爸妈妈送他来上海,舅妈推托身体不好,不跟他们一块儿吃饭,而且语言间总是一副看不起他们家的样子。

杨宁馨心里头觉得,说不定平常那点钱那点东西是董熹瑜出了双份,只不过是挂了儿子一个名字罢了,以邱成才舅妈的这份计较,还能寄钱寄东西?不存在的,完全不可能,说不定林润泽想给林淑英寄,她都会一跳三尺高的反对呢。

方秀媛眼睛盯-->>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