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晋康帝的身后事,我们有必要提一提他的皇后禇蒜子。这位皇后三次垂帘,前两次是辅佐两位无能的皇帝,后面的一次是再辅佐一位半瓶子醋的皇帝。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禇蒜子。
禇蒜子,东晋康帝皇后,河南阳翟人,褚裒之女。成年以后,晋成帝闻其美丽及才识,将之许配给弟弟琅琊王司马岳,褚蒜子成为琅琊王妃。不久晋成帝病逝,传帝位予司马岳,是为晋康帝,册封褚蒜子为皇后、岳母谢氏为寻阳乡君。褚蒜子和晋康帝之间育有一子司马聃。
由于晋康帝早逝,因此两岁的幼子司马聃继承帝位,是为晋穆帝,褚蒜子晋升为皇太后,由于晋穆帝年幼无法执掌国政,因此在朝臣的要求之下,暂由褚蒜子垂帘听政,由褚蒜子抱着年幼的晋穆帝坐在御座上,面前垂下一重白色珠帘面听大臣上奏国事。
而禇蒜子垂帘的皇帝都不是多么年长的皇帝。首先是司马聃。康帝病危时被大臣们立为太子。344年9月由于晋康帝驾崩(病死),晋穆帝于同月己亥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永和”。由于年幼而由褚太后掌政,并由何充辅政。何充过世后改由蔡谟与司马昱辅政。晋穆帝在位期间东晋虽然北伐失败,但是由于桓温消灭了在四川立国的成汉,并且于356年夺回洛阳,虽然不久就因为粮运不继而撤退,东晋的版图仍然有所扩大。
司马聃即位时只有2岁,由褚太后临朝听政。在位期间,用桓温驱逐了庾氏势力。桓温势力日益强大,企图篡夺帝位。公元361年5月丁巳日,司马聃病死于建康宫中的显阳殿。
司马聃死后的谥号为穆帝。
在司马聃执政的时代,出现了一位牛人,而这位牛人正是桓家执政的开创者,他的事迹,我们会在下一讲中讲到,连同庾家政治势力的灭亡。
由于司马聃没有儿子,所以康帝这一系的血脉断绝了。接下来即位的是司马衍的长子司马丕,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位皇帝的生平。
晋哀帝司马丕生于咸康七年(341年)。咸康八年(342年),受封为琅邪王。同年,晋成帝去世,本应司马丕登基,但中书令庾冰因害怕其登基后失去权势遂以司马丕年幼为理由反对,于是司马丕堂兄晋穆帝登基,改元建元。
永和元年(345年),拜散骑常侍。永和十二年(356年),加中军将军。升平三年(359年),除骠骑将军。升平五年(361年)五月,晋穆帝去世,皇太后褚蒜子下令说司马丕本来早就该登基为帝,他是皇室正统,如今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当皇帝。于是司马丕登基。五月,司马丕登基后大赦天下,同时封弟弟司马奕为琅琊王。同年七月,将晋穆帝安葬在永平陵;九月,立妃子王穆之为皇后。十一月,司马丕下诏让晋穆帝、晋康帝过继给晋显宗司马衍。
隆和元年(362年)正月,前燕将领吕护、傅末波攻陷小垒,兵临洛阳。正月十三日,推尊生母亲周氏为皇太妃,进升琅邪王司马奕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四月,吕护再次侵犯洛阳。五月,司马丕派北中郎将庾希、竟陵太守邓遐率领水军救援洛阳。七月,吕护军退守小平津。十二月初一日,出现日食,司马丕下诏表示要减轻严峻繁琐的赋税,周详地商议法令,全部遵循减损之要。
兴宁元年(363年)正月,改元兴宁。同年二月,大赦天下。三月,司马丕生母皇太妃周氏去世于琅邪府,皇帝奔丧,诏令司徒、会稽王昱总管内外众务,同月将其下葬。后司马丕因为喜得一子而大赦天下。同月,司马丕亲自下田劳动以发展农业。三月八日,因为司马丕一向喜欢长生不老之术,按照道士传授的长生法,断谷、服丹药,侍中高崧谏曰:“这不是好事情啊,陛下不应如此。“哀帝不听,结果服药后药性大发而不能听政,于是崇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