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主张这种思想的是晋王朝的大臣郭钦,他上书称:“现在戎狄十分的强大,大量黄河流域最终必然成为祸患,所以还是派军队送他们回北边去吧。”晋朝这种思想确实很害人,少数民族本来就受到了很强的歧视,这一个动作直接将他们的仇视心理再次调动。这说明晋王朝对少数民族的内迁管理缺乏自信,他们把少数民族内迁看成亡国的因素。
南迁的民族之中最大的还是匈奴,这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民族。在之前的秦汉历史之中我曾经就讲过这个问题,战国时代、秦朝时代、汉朝时代都打击过匈奴。这个最强大的民族经过这三个时代的打击,慢慢的分裂成了两部分。北匈奴距离中央政府较远,后来向西迁移。南匈奴直接内迁了,而且力量越变越大,战斗力越来越足。从三国时期,曹操就采取措施将他们单独的管理。曹操采取的措施比较恰当,他将南匈奴分为五个部分:左、右、南、北、中。
左部是一个中心,而且南匈奴里面有一个中心人物,名叫刘豹。他感觉在汉朝的时候,都实行和亲政策,所以匈奴应该是汉朝人的外甥,也就是说匈奴已经走向了汉化。刘豹的儿子刘渊从小接受汉文化的影响,名义上是匈奴人,实际上是汉人。
刘渊是一个文武双全、能力出众的人,当时就不断地有人举荐刘渊到朝廷里面任职,但是司马家族和一些狭隘的官员却多次阻断了刘渊施展才华的道路,刘渊对朝廷心灰意冷了。一个偶然的机会,刘渊离开了京城,来到邺城负责监督匈奴五部的事宜,并成为匈奴五部公认的首领。
然而司马氏家族却百般的限制刘渊,不准他离开邺城半步。但是不久一支少数民族不是匈奴前来骚扰邺城的治安,结果刘渊借口调集匈奴军队前来支援,出了邺城。就在出邺城之后,刘渊回到了离石,组织旗号,另立中央,定国号为“汉”,这一年是304年,也就是晋朝灭亡之前的第十二年,而且这个时候是一个契机,因为八王之乱还在打着。司马衷的叔公们、叔叔们、堂兄弟们全都掐起来了。
刘渊建立了汉政权,表明他是汉朝的继承人,这一次灭亡晋朝,是为了收回220年所丢失的权力和国家。刘渊很有计谋,他对匈奴人称自己是单于,对汉族人称汉王因为毕竟没有灭亡晋朝,所以不能称皇帝。
就这样,一个对立王朝建立在了晋朝的土地上面,十二年之后,晋王朝最终被灭亡。
请看下一讲:永嘉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