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们都以春为题写一首诗”端木娴自信的说道。的确,如果在没有遇到韩冰儿以前,她是有足够的资格自信,而如今,就必败无疑了。
韩冰儿也不说话,算是默认了,在等待着端木娴的下文。
“那好,本小姐先来,各位,小女子献丑了”嘴上说献丑了,可又有几个人敢说她献丑呢,真虚伪,不少人都在心里那样子想到。当然都是那些早就看她不顺眼的女子。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端木娴晨舌轻启,不得不承认,当温柔贤淑时的她确实有不少魅力。一道诗刚念完,众人的掌声皆起“不愧是相国千金,果然与众不同,不愧是个才女啊”好多人都开口夸赞。
“的确妙啊”其中一位资质比较老的长者说道,他就是京城第一书院的院长,也曾是端木娴幼时的老师,对端木娴这位学生他很是赞赏。
“老师夸赞,学生承受之有愧,这一切还多夸老师教导有方”端木娴谦虚道,心里早就乐开了花了。
“怎么会,姑娘理所当受啊,在下还从未见过姑娘这样的才女”说话的是另一大臣的儿子,自然是欣赏于端木娴的美貌,当然也有心里的佩服。
听了他的话,端木娴的虚荣心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她就知道她不会输的,现在众心所向,都是向于她。
“多谢公子夸赞,小女子才学浅薄,如此便是般门弄斧了”她心里虽高兴,确还是谦虚的说道,并没有以往的高傲,因为她是不会在男人面前影响自己的形象的。在男人面前,她永远都是个淑女。
“噢!你就是宇文将军的长子,宇文烨少将军吧”说话的是端木娴的老师刘锡。
“是的,没想到刘老夫子也会认识在下,晚辈这厢有礼了”宇文烨给刘锡行了个礼。
“令尊乃战功显贺的将军,恐怕当今除天下了郡阳王外,无人敢与令尊一绝高下”刘锡说了自己的想法,其中当然也有拍马屁的作用拉。
“是吗?那还要多亏天下百姓看得起我父亲才能有今天的成就”宇文烨不慌不忙的说道。
“早有听闻宇文公子的文采也是很好的,不知道公子对刚才那首诗有何评价”刘锡决定考考他。
“刘老夫子看得起在下,那么在下就对自己的看法说说意见,望各位不要介意”~“~”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
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界中”
他的一习话毕,众人皆已用目瞪口呆的神情看向他,他的长偏大论自然体现了端木娴诗的妙处。也让众人对他的文采给予了一定的评价,一个能把别人的诗如此评价的人,自己自然也不会差到哪去。
对众人的夸赞,端木娴早已见怪不怪,对于宇文烨的评价,她自己也没有想过那么多,而韩冰儿也依然镇定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