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三年1405年,朱棣命太子少傅姚广孝、解缙、礼部尚书郑赐监修,刘季篪等人重修,这次解缙终于明白了朱棣的真正用意,此次动用朝野上下共2,169人编写。组织设监修、总裁、副总裁、都总裁等职,负责各方面工作。蒋用文、赵同友各为正副总裁,陈济为都总裁??,参用南京文渊阁的全部藏书,朱棣为了保证这本书的完善程度,重金从民间搜集藏书,征集各类文人。永乐五年1407年定稿进呈,明成祖看了十分满意,命名为《永乐大典》。清抄至永乐六年1408年冬天才正式成书。

据《进永乐大典表》称,全书22,937卷目录占60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堪称旷世巨著。

朱瞻基很清楚自己的位置,因为他是在朱棣确定太子之后,立马就确定的皇太孙,他以后需要执掌的是整个大明王朝,他深知读书的好处,于是便借助自己的身份,誊抄《永乐大典》。

朱瞻基也很清楚自己这个祖父的脾气,锦衣卫纪刚将解缙扔到雪地里冻死的时候,他的祖父居然无动于衷,这让他很不开心,前段时间,纪刚又上演了一场指鹿为马的事件,朱瞻基便借此机会向朱棣进言,准备一举打倒纪刚一党,朱棣也采取了默许的态度。

“哒哒哒!”门外传来了阵阵敲门声,“公子!”

“进来吧!”

一个健壮男子走了进来,这个人正是李年。

李年拱手道,“公子!江湖上又有事情了!”

“哦?”朱瞻基放下了手中的书,抬头道,“什么事?”

“万剑山庄宣布一个月后举行万剑归宗大典,邀请江湖各大门派参与,限定十六岁到二十二岁之间尚未婚配的男子的,现在江湖各大门派已经在准备了。”

朱瞻基淡淡道,“说的倒是好听,说白了,只不过是一个民间聚会罢了,根本起不了什么大气候,由他们去吧!”

李年道,“可是公子,这次万剑山庄祭出的宝剑可非同以往啊!”

“哦?是什么?”

“黑龙噬魂剑!”

朱瞻基一愣,“我记得这东西,父亲不是送给武当派了吗?怎么会到了铸剑山庄的手中,莫非武当派给弄丢了?”

“回公子!铸剑山庄说的是此次有武当山和他们共同举办,依我看,事情恐怕没这么简单!”

朱瞻基点点头,“不错!黑龙噬魂剑的意义非同一般,武当不可能随随便便的将他拿出来和什么铸剑山庄合作,要我看,肯定是武当派弄丢了,铸剑山庄夺去了,为了维护武当派的面子,又畏惧朝廷干涉,所以才这么说的,真有意思!”

朱瞻基站起来,在房间内转了几圈,“你去找几个符合条件的子弟,我们也去凑凑热闹,或许这次会有不小的收获。”

“明白!属下这就去安排!”李年应声告退。

身为一个朱瞻基身边一个亦师亦友的人,李年很清楚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他也清楚,这位小王爷绝对不是想凑凑热闹这么简单。

朱瞻基是未来的九五之尊,要想维护他的宝座,手底下就必须有一群属于自己的班底。

俗话说,书生造反,十年不成,朝中的文官朱瞻基可以用,他根本不用担心。可武将,朱瞻基需要真正效忠自己一个人的班底,他虽然经历多多次战争,可他的战争天赋完全无法和他的祖父、外祖父相比,他要找一个可以帮助自己的人。

李年,身为朱瞻基身边的教师,他早就和这个庙堂融为一体,想要出征作战,他能力有限,很容易打败仗,他也就乖乖的当自己的教师了。

李年知道,朱瞻基之前找的那个叫卫英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