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耸了耸肩,笑道,“谢谢了!我就喜欢和聪明人说话,其实,在你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的时候,还是相当厉害的。”
“对了!照你这么说,杀伐营的扩张,是要发展到五万了?”
朱瞻基摇了摇头,“这个不一定,关键是要看你的打算,其实五万这不过是一个供你选择的数字,最多为五万!”
“那好吧!明天你安排下去,从这五万人当中,挑选一些强悍的高手,按照杀伐营现在招人的条件,瓦剌鞑靼的军队虽然多,可在草原上,不见得人多就好,至于杀伐营的总数是多少,那就等挑完人以后再说吧!朝廷对杀伐营的待遇怎么样?五百人我可以解决,可这上万人我可就无能为了。”卫英笑道。
“当然是大力支持了,有我在这里,一切都按照你的要求配合,就是五万人马也可以养得起,而且,与其花费数百万两的银子打一场没有意义的战争,还不如训练一支强悍的骑兵,皇上也是看到了杀伐营的战绩不错,要不然,也不会如此支持了。”
“那我就放心了!既然有朝廷的支持,我也就不用那么费心了。”
随后,杀伐营的锦衣卫,带着朱瞻基的手令,骑着快马向着其他军营的驻扎地赶去。
此次杀伐营扩军,要求更高,而且大同这边的底盘太小,不适合大军驻扎,经过了多方商议,由于杀伐营是为了对付瓦剌鞑靼,长城以外,由于此时和鞑靼已经建立的商业贸易,可这战马依旧欠缺,大明对于战马的需求,还是相当大的。
经过了三个月的挑选筹措,终于凑齐了三万精兵,由于杀伐营之前的将士,早已熟悉了练兵方式,卫英便将杀伐营直接打散,混入了其他军营,还是练兵。
这三万精兵,全都是清一色的战斗人员,此外,包括马夫三百,伙夫五百,斥候营密探一千,至于锦衣卫和朱瞻基带来的两百人,总共八百人,直接编为帅帐亲军,战场上专司守卫中军大帐,负责传令,和各级将领全部熟识,只认人,这样也可以有效的防止在路上出了意外,被敌人顶包。
算上其他的军医,辎重营等杂七杂八的人,杀伐营大约有三万五千人。
在这个冷兵器时代,打仗就是这样,算起来人数多,可实际上的主要战斗力并不多,以前永乐帝每次出征,都是劳师动众,说起来三四十万的人马,可这些人当中,有多少人要做饭?多少人押送粮草?多少人喂马劈柴?还有多少的军医,而且北征蒙古,都是在茫茫戈壁草原,这运粮就更加艰难了,事先需要将粮食囤积到关内,然后在需要的时候,将粮食运到前线,这在关外运粮,还必须保证都是军队护送,而在关内运粮,需要调集大部分的民夫参与。
北方粮食不多,所以这大部分的粮食,都需要先在南方将粮食收集到长江沿岸,再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北上,到达黄河,最后再选择水运或者车马陆运,运送到各个粮仓。
战争,说起来简单,可一旦要打起来的时候,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这些还只是一小部分,若是再有一些大臣在朝堂上颠三倒四,遇到个什么天灾**,那同时打仗,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可就是大大的灾难了。
而且打仗还不是一朝一夕的,不是像江湖中人约个架,找个地方打架打一场就够了,打仗是长年累月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拿历史上发生在山西长平之战来说吧。
这长平之战,光打仗对峙就打了两年,而且还都是数十万大军的对峙,那粮草,更是像丢进黄河一样的不见踪影,就拿赵国来说,四十五万大军,那可都是军汉,不是一般的普通人,饭量可都是大的惊人,一个人一天就算是吃一斤粮食,那一天就要消耗四十五万斤的粮食,战马一天吃一斤草料,那也要四十五万斤的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