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卫英穿的是便服,所以,大多数的朝臣并没有将卫英看作是官员,还以为是朱瞻基的护卫随从,所以,并没有放在心上,毕竟朱瞻基带护卫那是很正常的事情,就比如项邦,虽然有锦衣卫百户的官身,可他并不在锦衣卫任职,而是专门负责朱瞻基的人身安全,那项邦也从来都不穿官服,一直都是一身雪白的长袍,他们如此看待卫英,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今天由于有卫英陪伴,项邦自然放心,将朱瞻基交到卫英的手中以后,自己直接一溜烟的出去玩了,朱瞻基对此也并没有生气,像项邦这样的江湖人物,从来都不喜欢那么多的规矩,他喜欢自由,只要朱瞻基给与自由,他将会全力帮助朱瞻基。

朱元璋可以说是不厌其烦的千古一帝,在他制定的律法当中,对于各种事情都有所安排,尤其是大明官员的官服,更是比其他朝代还要细致。

洪武元年,这时候朱元璋刚刚登基做了皇帝,天下未定,北方的北元势力还在侵略者华夏大部分的地区,朱元璋鉴于当时的局势,在学士陶安请旨制定冕服的时候,朱元璋指示礼服不可过繁,祭天地、宗庙只需戴通天冠,穿纱袍即可。一品至五品官服为紫色,六、七品服绯色。到了洪武三年,礼部有官员提出,古代服色按五德的学说,夏尚黑、殷尚白、周赤、秦黑、汉赤、唐黄。大明明取法与周汉唐宋,以火德王天下,色应尚赤,朱元璋对此十分认可,并且规定,正旦、冬至、圣节皇帝老爷子的生日、祭社稷、先农、册拜等大典要穿衮服。

后来在洪武十六年首次制定衮冕制度,至洪武二十六年、永乐三年时又分别做过补充修改。

朱瞻基本来打算让卫英穿官服的,可卫英直接拒绝了,他的说法是,他被人污蔑,不适合穿官服,而且他以一身白衣表示自己的纯洁。

“纯洁?额……好吧!”这个理由朱瞻基大人就勉强接受吧!在被人眼里你是戴罪之身,你愿意怎么样随便你了,谁敢得罪你呀?惹毛了你一巴掌就能拍死,谁能挡得住?

朝臣纷纷走进了大典,卫英则是在宫门外等候。

朱瞻基进去站了一会,朱棣大老爷便带着一个小太监走了上来,威风凛凛的坐在皇帝宝座上面。

“吾皇万岁万万岁!”声呼震天响,就连那拍打衣服的动作都一致,着实让卫英大吃一惊。

“都起来吧!”朱棣淡淡的说着。本来其他皇帝都是说“众爱卿平身”之类,可朱棣并不喜欢那一套,都听了几十年来,什么爱卿,都是一群喜欢填堵的混帐东西。

“谢皇上!”朱棣可以无所谓,可这些大臣并不敢随意,他们要是随意,随便定一个大不敬之罪,那可是要掉脑袋的,都察院的御史可不就干的这种事吗?

朱棣看向了朱瞻基,问道。“卫英带来了吧!”

朱瞻基上前躬身道,“来了!就在殿外等候。”

“让他进来吧!”

“是皇上!宣大同杀伐营卫英上殿!”朱棣身边的小太监拖拉着公鸭嗓子尖声叫道。

话音刚落,众人就看见之前那个身穿白袍的青年大步走了进来。

卫英目不斜视,笔直的看着前方的朱棣,而此时,朱棣也饶有兴趣的打量着卫英,卫英边走边看,朱棣坐在龙椅上,看着大量自己的卫英,突然之间,他发现,这个卫英好像并不怎么害怕自己,浑身上下透漏着一种坦荡的气息,毫不做作,就好似一个得道高人一般,对于世间的一切都毫不介意。

看是看,可是这规矩却是不能少的,卫英走上前去,当即单膝跪地,拱手行礼,“大同杀伐营卫英参见皇上,愿大明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起来吧!”朱棣淡淡道。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