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尚书乃是朝廷六部之首,位高权重,掌握着朝廷大多数的人事任命,而且这个张天路是是汉王党,和朱高熙是一伙的,现在朱高熙争夺储君之位的意思已经昭然若揭,朝野遍知,能否将张天路争夺过来,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事情。

大明王朝和其他的朝代一样,总共有六部,分别是吏部,礼部,户部,工部,刑部,兵部。

吏部最为重要,吏部掌握了吏部,便可以在全国各地安插自己的亲信任职,这等于是掌握的天下命脉。

之后便是兵部,兵部掌管选用武官,兵籍,军械,军令,在这个世道,手里有兵才是王道,掌握兵部的重要程度,仅次于吏部。

其次便是户部,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这可是掌握整个国家的钱粮,谁能掌握这三个部门,对于成功已经近了一大步,至于其他的,工部,刑部,礼部,这些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部门,只能做助力,并不能成为决定性的因素。

现如今,朱高炽监国数十年,户部尚书是太子朱高炽的亲信,根本就无须担心,吏部尚书是汉王朱高熙的亲信,由于朱高熙早年从军作战,又在靖难之役当中十分卖力,虽然兵部尚书并没有表态,可那是因为有皇帝在上面压着,这兵部尚书才不敢明确的表态,可若是朱棣死了,两个皇子争夺皇位,按照朱高熙和兵部尚书走得近的关系,一定会大力支持汉王。

所以,朱瞻基现在要借此机会,先将吏部尚书张天路从汉王朱高熙那边拉拢过来,到时候,三大部有两个都站在自己这边,对于太子之位的巩固,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至于兵部,那种墙头草的老家伙,自然是谁得势站在谁的身边了,而拉拢张天路这种事情,自然不能让手下人做了,当然要朱瞻基自己来做了。

虽说礼部并不怎么重要,可有了总比没有的好,而且礼部尚书的的三个儿子都得罪了自己,翻了大错,若是赵存义不妥协,朱瞻基便可以直接将事态扩大化,这样以来,大赵存义必定下台,朱瞻基觉得只要是个聪明人,绝对知道该怎么办!而这种事情,朱瞻基若是想息事宁人,确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只要无人追究,便相安无事,这已经成了京城办事的普遍规律。

夜色虽深,可并不影响朱瞻基的行事,没过多久,朱瞻基便已经站在了张天路的家门口。

通知家丁通传以后,不到盏茶功夫,张天路便已经出来了,行过礼之后,张天路将朱瞻基请到了客厅,吩咐丫鬟上了茶。

朱瞻基看着张天路笑道,“张大人!多日不见,真是活得越来越年轻了啊!不知贵公子最近可好啊?”

张天路笑道,“还好!还好!多谢小王爷关心,一切都还好,不知小王爷今夜前来,是叙旧呢还是公事!”

朱瞻基笑道,“一点私事!方才和锦衣卫在街道上办事,结果遇到贵公子拦路,而且还喝的醉醺醺的,由于赶时间,所以随便给了点教训,让人送到锦衣卫去醒醒酒。晚辈也知道,张大人只有这么一个公子,所以特来相告,大人若是有时间,咱们还是亲自去一趟锦衣卫吧!毕竟这醉酒拦路的事情,也就是一件可大可小的事情,若是在下出面,也不是不可,可若是大人不出去说道几句,这恐怕有些不妥吧!”

张天路一听这话,顿时面色铁青,他知道朱瞻基这话是什么意思。

他的儿子街头醉酒,顶多算是一个管教不严的罪过,被皇上训斥一番,可若是加上冲撞皇太孙,这便关系到了皇家的颜面,若是朱瞻基存心想要计较,那他的儿子,恐怕就真的保不住了,可若是朱瞻基大人不计小人过,宽恕了他的儿子,再有大臣从中周旋,那这件事便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顶多就是罚一两个月的俸禄而已。而且张天路一-->>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