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这样被卫英给劫了。

按照书信的记载,这些人每五天巡查一次,算算时间,刚好是明天,如果不尽快的撤离,极有可能被大军重重包围。

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几匹马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瓦剌的脸面。

草原上虽然道路平坦,可确下着大雪,道路并不好走,行进速度受到了极其严重的影响,每天顶多奔跑一百里。再加上这些战马在积雪之上啃食干草,本来就很浪费时间,而且战马也不能持续狂奔,如此一来,时间就显得更加的紧迫了。

卫英等人刻意的控制了战马的速度,以保证这些战马持续奔跑的时间更长一些。

好在这些人的骑术都十分精湛,没有马鞍依旧可以驾马飞奔,就连曹思仁这个二世祖居然也可以不用马鞍,这让卫英大大的钦佩不已。

原本以为曹思仁早就被酒色掏空了身子,可没想到,居然骑术比自己的还要高超,现在看来,把百户这个位子给曹思仁,一点都不亏。

幸好在路上下起了大雪,掩盖了足迹,没有遇到什么危险,众人终于在连续赶了三天三夜之后,顺利的到达了大同。

这三天,他们没有睡过一次好觉,就连停下来喂马休息的时候也不敢放松警惕,毕竟在瓦剌的地盘抢了御马场,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一不留神,在寒冬中睡去,可能就再也醒不过来了。

卫英这些人,这一睡,直到第二天中午才醒了过来。

而此时,卫英等人的本事已经传遍了整个大同。

所有人,都知道卫英,知道了石亨,知道了孙泰与曹思仁。

只不过,他们此时对曹思仁的感觉已经不是鄙视了,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拜,无论是谁,想要控制一千五的骏马,都不是一件容易事,而且还是从敌人的手中抢来的,无论这里面有没有危险,就这份勇气,他们都始终无法相比。

大同城内,有名有姓的乡绅官员,齐齐聚集在大同最有名的春雨楼,为卫英等人接风洗尘。

酒席上,卫英石亨等人很识趣的将这出头露面的事情交给了曹思仁和石彪去讲述,关键他们和孙泰不喜欢做这种事。

加上卫英在大同的乡绅当中也要有个话语人,这曹思仁和石彪再适合不过了。

曹思仁在大同氏族当中,本来就名声响亮,再加上这次的壮举以及自己曹家嫡子的身份,俨然成为了氏族年轻一辈当中的翘楚。

至于石彪,从小混迹在大同,什么地头蛇、阿猫阿狗之类的,没有不认识他,而且名望还不错,现在有了这次壮举,已经隐隐有了成为大哥的趋势。

曹思仁半真半假,加上石彪的夸大其词,直接让大同的这些人对它们佩服的五体投地,纷纷举杯敬酒,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