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城墙上,北风呼啸,天地之间白茫茫一片,此时虽然已经是日上三竿,可依旧寒冷刺骨,几个士兵站在城墙上无精打采的谈天说地。
“轰隆隆……”一阵巨响打破了这冬日的沉寂,天地之间,浮现出一条黑线。
“敌袭!敌袭!快吹号角!”城门守将大声呼喊道。
“嘟呜……”一声声沉闷的号角冲天响起,再次打破了这寂静的冬日。
上一次,北蛮子前来劫掠,结果被打的落荒而逃,这一次,显然是要报仇了,而且连续的冬日,大同也没有和北蛮子继续合作,他们的布匹青盐想必也已经快要消耗光了,大同的老百姓似乎意识到这次的灾难比上次更加严重,纷纷冲进了早已准备好的地道,将一些无关紧要到东西放在房间内,好让北蛮子抢劫以后尽快离开,街道上慌乱不堪,大大小小的客栈纷纷关门大吉。
大同军营,迅速的披挂整齐,老将李子云从火炕上飞跃下来,在护卫的帮助下穿上了甲胄,拿起自己的宝剑冲了出去。
李子云看着聚集在眼前的士兵,大声喝道,“将士们!上一次,北蛮子前来冬掠,最后落荒而逃,可这大同的百姓,纷纷说这是石亨与卫英二人的功劳,你等服不服?”
“不服!”
“不服!”
“不服!”
李子云闻言,长剑出鞘,“好!不错!是我李子云的兵!今天,我们就拿起手中的武器,让着大同的百姓看看,没有石亨与卫英,我们照样能砍掉北蛮子的狗头,给我出发!”
随着李子云的一声大喝,步兵纷纷冲向了城墙,骑兵迅速上马,赶往城墙下集结。
打仗,有见识的将领,基本上都是依靠野外作战,消灭敌军的主力部队,城池只不过是一个暂时休息的堡垒,等到了城池攻防战的时候,表示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了,自己已经落了下风,面对千军万马,除非有襄阳那样坚固的城池,像大同的这种城池,还是算了吧。
长城从东到西那么长,大明的兵力有限,可鞑子就不同了,人人善骑善射,上马就是战士,胯下坐骑,轻盈灵动,来去无踪,所以,只能依险而守,可如果想要消灭对方主力部队,还是要放在城外,依靠骑兵对抗。
步兵守城,骑兵出城冲杀,这是九边重镇最普遍的战法。
李子云冲上城墙,看着远处越来越近的骑兵,心中一片迷茫,“这怎么回事?怎么连帅旗都没有,还有,这足足一千多匹的骏马,怎么马上都没有人啊?”正思考间,对方已经冲到了一箭之地。
四名马上骑士走马上前,丢掉了脑袋上的皮帽,大声呼喝道,“指挥使大人,好久不见,别来无恙呼?”
李子云一见来人,顿时大吃一惊,“你……你……怎么是你们?”
说话这人,真是前大同千户石亨,此时正站在最右边,站在他左边的正是卫英,之后便是大同有名的败家子加二世祖——曹思仁,然后便是孙泰。
卫英大声笑道,“指挥使大人!别来无恙!多日不见,我对你真是想念的很啊!哎!对了!我这次弄到了一千五百匹骏马,看你这么幸苦的守城,我就送你三百吧!你那里的马匹是老的老,病的病,也要换几匹新的啊!”
李子云冷笑道,“你既然有一千五的骏马,为何只给我三百。”
“哈哈哈哈!”卫英笑道,“指挥使大人当真是可爱至极,我受命练兵,没有和你要一匹马,已经是仁至义尽,在下训练骑兵,原本打算是每人三匹马,可看在你守城这么幸苦,我也就吃点亏,给你三百好了,至于剩下的两百,我还是自己想办法好了。你还是先开城门吧!这几天都快累死了,没睡一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