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小王爷!”谷虚子双手结果宝剑,发现这宝剑做工精良,古朴大气,剑格是阴阳太极图,把剑出鞘,只感觉寒光一闪,锋芒必露,显然是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剑,最重要的是剑身上面可这两个铭文大字——谷虚,这样谷虚子受宠若惊,当即笑道,“多谢小王爷!”
朱瞻基笑道,“真人客气了!”随后又将剩余的七把宝剑赏赐给了武当七子,一瞬间,众人笑容满买呢,兴奋异常。
武当弟子一心修道,对于功名利禄本来就不太注重,可是,是人都有欲望。
习武之人,最喜欢的不外乎宝剑秘籍,如今这朱瞻基赠送的宝剑,用上了他们的名号,这等殊荣,简直是从所未有,自然高兴不已。
朱瞻基见众人如此,知道时机成熟,便道,“皇上听闻武当派功夫高深莫测,行侠仗义,为国为民,希望武当弟子能够出世从军,守我边疆,为国家与百姓出力。”
众人闻言,顿时心道,“果不其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可是,他们也不能拒绝,习武之人,均有一颗侠义之心,保家卫国这种事情,他们自然并不会拒绝,何况还是朱棣的意思,要知道,现在朱棣下令大修武当山,使武当派的发展达到了顶峰,若是惹恼了朱棣,那这武当派恐怕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要知道,当年少林弟子不愿出世,差点就被王世充给灭门了,现在,这朱棣可不是王世充那个怂包可以比的,所以武当众人立马就有了计较。
谷虚子拱手道,“承蒙陛下看得起,保家卫国,我武当自然义不容辞,只是碍于太祖的户籍制度,一时之间报国无门,今日既然有小王爷出面,我等自然愿意,稍后我便下令,若是武当弟子愿意从军,建功立业,随时可以出发。”
朱瞻基当即站起来,深深一躬,“真人高义!瞻基替天下百姓多谢道长!”
在武当山上待了几天,朱瞻基也和武当的几个少年英雄培养了一下关系,顺利的拉了几个下水。
在武当山忙完以后,朱瞻基便迅速的赶往京城,与此同时,兵部的文书也迅速的传达下去。
大明的军籍基本都是固定的,依靠承袭的方式确保兵源的充足,可现在连年征战,北方残存的北元势力虎视眈眈,再加上北方动不动的天灾,民众流动太大,户籍制度的实施难以保证,靠着之前的已经有些捉襟见肘,因此,朱瞻基在离开进城的时候,和朱棣提起了招兵的建议,尤其是给予那些愿意参军的武林人士特别优待。
关于这件事情,在朝堂上商议了三四天,各有各的理,最后在朱棣的强力决一下,兵部直接下达的招兵的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