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把柴刀,万一无法攻破孙汉三的甲胄防御和铜链,那这把刀在与孙汉三接触的一瞬间,便会被孙汉三的力道击飞。

孙汉三体大身高,体壮如牛,这就造成了动作势必没有卫英敏捷,可孙汉三手中的铜链,确是一件极其柔韧的兵器,正好弥补了动作不敏捷的这一缺点。

眼前的孙汉三对于此时的卫英来说,实在是太棘手了。

卫英知道,这一战,他必须战。

孙唐并不会出手相助,孙唐是来收尸的,卫英隐隐觉得,如果自己临阵退缩,孙唐绝对会将孙汉三斩杀,最后再将他斩杀,沙场老将,最痛恨的就是临阵退缩之人,对于这种人,他们是不会手软的。

卫英清楚的知道,他可不是孙唐的对手,上次威胁到孙唐,主要是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可是,如果真正对战的时候,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孙唐可不会再给他一个出其不意的机会。

仔细的回想了一下自己所学的所有功夫,卫英深吸了一口气。

卫英缓缓的抽出了自己的佩刀,这是钱贵给他配备的,这是卫英拿到这把刀之后,第一次长刀出鞘。

此刀刚刚出鞘,一声逼人的寒气迸发而出,寒光乍现。

长刀护手前面的刀刃侧面着三个铭文大字“绣春刀”,一看这三个字,卫英一惊,顿时明白了不少事情,为何这一路过来,钱贵等人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没有出刀。

答案正是这绣春刀。

绣春刀,是大明锦衣卫的标准佩刀。属于锦衣卫的制式兵器,钢质极好,职位越高,所持的绣春刀材质更纯,铸造更多几层手续,据说除了铁之外,还混有其他金属,以致刀锋犀利无比,吹毛断发。

宋时有人用“绣衣春当霄汉立”一句中的“绣春”做了园名,到了大明,人们将锦衣卫配刀称作“绣春刀”,那是语出有典,大有寓意的,以示锦衣卫与皇家的关系密切,并不是为了好听,凭空想象出来的。

绣春刀外形综合了唐刀和少林梅花刀、单刀的特点,主要是轻巧,同时狭长略弯,便于携带和中距离攻击。和苗刀、唐刀十分相似,但绣春刀的刀脊是直的,而刀刃略有弧度,不像唐刀是全直的。

绣春刀可刺可砍,杀伤力十分强悍,而且轻巧便于携带。

绣春刀比单刀要长,较一般的长剑略短,形状是厚背薄刃,有如剃刀,整截刀身具有弧度,刀柄颇长,可以双手使用,不仅利于步战,还经常用于马战,一刀砍下,足可把整只马头砍断。

朱棣多次出征,动不动便会率领锦衣卫出动,在战场上,锦衣卫是唯一可以与朵颜三卫相媲美的战力。

卫英嘴角不由自主的露出了一丝嘲笑,自己居然天真的认为钱贵等人走入了自己的陷阱,可谁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原来人家早就知道了自己的底细,自己居然没有丝毫的察觉,还在傻乎乎的自以为是,当真是可笑至极。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宁可站着死,不可跪着生。”父亲的临终教诲在卫英的耳边响起,如同一阵阵的霹雳敲打着他的灵魂。

没错,明知不敌,也要勇敢出击,哪怕明知前方是一条有去无回的死路,也要昂首挺胸的走完,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与其死在锦衣卫的手中,倒不如和眼前的这个孙汉三杀个痛快,杀了孙汉三,他也算是为这一方的百姓造福,自己如果战死了,那也是死在英雄的道路上。

此时,卫英已经抱着一颗必死之心,既然钱贵他们知道了自己的身份,他也没有必要再去隐瞒自己有内力这件事了,再加上绣春刀和柴刀这两把利器,卫英的胜算又打了几分。

可一想到之后还是死路一条,卫英不由的生-->>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