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对付瓦剌,农耕民族采用了高筑墙,据险而守的策略。到朱棣时期,多次远征北元,就是要把他们打怕,打的他们再也不敢过来劫掠,可如今的一场大雪,这些鞑子狗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直接聚集了五千人前来劫掠。
在生存面前,很少有人能够准确的对待道德这个东西,在瓦剌鞑子的眼里,汉人就是他们的猎物,对待自己的猎物,根本就没有必要手下留情,就如同他们在祖先成吉思汗一样。只不过当年的铁木真是以天下为牧场,放马天下,他们,只不过是以汉人猎物。在他们眼里,他们所做的都是为了生存,都是对的,他们就应该烧杀抢掠。
此次入侵大同,其主要是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在往年,这时候他们真要准备过冬的东西,将他们的帐篷迁到合适的地方,可现在,一切都来不及了,所以,他们只有一个办法——抢!
一声声急促激昂的号角声响彻在大同城内,之前还悠闲自得的人们,瞬间混乱起来,迅速的向着自己的家里跑去,喊叫声,咒骂声连成一片,再加上下雪路滑,踩伤、踩死者不计其数。
随着牛角号的声音,驻守在大同城内的守军迅速从房间里跑出来,甲胄披挂上身,气势汹汹的向着城墙赶去,骑兵部队也已经开始准备。
大同是大明朝的九边重镇之一,外有长城,长城之后便是大同城,骑兵驻扎在城外,一声令下,片刻便可冲到城墙下,出关作战。
只是同样因为一场大雪,大同的骑兵装备缓慢,因此,率先到达城墙上的居然是步兵。
卫英也听见了牛角号,只不过,他并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依旧自顾自的吃着羊肉大饼,喝着小酒,丝毫没有顾及在外面慌乱逃窜的人群。
“这位客官!我看你还是赶紧逃命去吧!这瓦剌大军要来了,估计过不了多久就要打进来了,这饭钱我们也不要了,你好自为之吧!”掌柜的从后厨跑过来说道。
卫英闻言,诧异道,“这怎么可能呢?这么多的将士,怎么可能让这鞑子狗轻而易举的打进来呢?”
“哎!”掌柜的摇头叹息道,“客官你有所不知啊!这场大雪,直接要了鞑子的命啊!鞑子肯定是损失惨重,要不然,也不会过来掠夺了,鞑子打仗向来勇猛,这次又是关乎到生存的大事,不成功,便是死,他们可是评了老命来打仗的,你说这大同还守得住吗?我看你还是找个地方躲起来为妙,等他们进城抢掠一番之后,自然会立即远遁的。”
卫英惊道,“没想到掌柜的居然有如此见识,当真让人刮目相看啊!”
掌柜的摇摇头,“这哪里是什么见识啊?都是经验罢了,老汉我在大同生活了四十多年,我祖上三代都生活在大同,这些北蛮子的心思我们早就猜透了,这种鬼天气,大明的这些守军是挡不住北蛮子的强烈攻势的。”
“呵呵!听起来倒是挺厉害的,我倒是想见识见识这些北蛮子有多厉害!”卫英吃光了碗里的羊肉,将烫好的高粱酒一饮而尽,扔下了几个碎银子,拿起探龙枪向外面走去。
“客官请留步!”
卫英转过头,“怎么?不够吗?”
掌柜的摇摇头,“不是!请问客官是否要去杀北蛮子?”
卫英点点头,“我就是想知道他们有多厉害!你也想去吗?”
掌柜的将碎银塞进卫英的怀中,“请稍等!”转身走进了后堂,片刻之后,拿出了一个包袱和一个皮囊递给卫英。
“客官年纪轻轻,就要上战场杀敌,这里面是五斤上好的羊肉和酱牛肉,这皮袋中是五斤的马奶酒,算是老汉我为你践行吧!老汉我三个儿子全部战死沙场,只希望客官能够多少几个北蛮子,帮我的几个儿子报仇雪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