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的眼神里带着一丝大气祥和,声音愉悦,“小夏,你来啦!”

董夏开口后就有些后悔了,真不应该打扰萧姨,不过萧氏倒是不在意,热情地迎接着董夏,“哎呀,我都不好意思承认自己早了,你都爬上山来了,可见我是起迟了。来,到屋子里,外面还是有点寒,你只穿了这点衣服,当心风寒。”

萧氏接过董夏手里的扁担随意靠在董夏站着的石头上,又动手卸下董夏的背篓,一手提着背篓,一手牵着董夏有些汗湿的小手进了屋子。

爬了这些山路,董夏觉得热乎乎的,自然笑道:“萧姨,我热着咧,走了一段路,一点也不冷了。”

“那更不能站在外面吹风了,一热一冷更容易得风寒,来,坐在躺椅上,凉了就把披风搭上,我去梳洗一番,你萧大哥正在泉水池那儿梳洗,一会儿就上来啊。”说着,萧氏解开身上的披风,放在躺椅的扶手上。

准备转身,看了一眼董夏,改变了主意,“小夏,来,跟我来,我帮你梳头。”

跟着萧氏出门,走了几步,进了萧氏的卧室,萧氏让董夏先在凳子上坐一会儿,她先把自己的长头发打理了。

萧氏的卧室也是分成两部分,不过隔间没有门,只是一块青色的门帘子遮住里屋,外屋则是很像萧姨的布置的风格,没有太多妇人的脂粉气,一张不大的木床靠在墙角,说是木床,和寺院里的通铺差不多,没有任何装饰,床上铺着青绿色的床单,床单垂地,床幔是白色的细纱,没有床架子支撑,便从屋顶的横梁上穿过一根绿色布条,将床幔的顶端扎在一起,床幔自上而下垂散开,很别致的美感;床脚是一个竹子制成的没有门的衣柜,和之前屋子里的书架一个样,不过这个格子间摆着的是叠的整整齐齐的衣服,最底下的格子摆了几双白色的鞋子和一双木屐;除了床,屋子里还有张铺着青绿色布料的小圆桌,自己就在圆桌旁坐着,除了圆桌,便是萧姨正跪坐着的梳妆台了,说是梳妆台,只是一个靠窗的小几,小几上唯有一个铜镜和梳妆盒子,萧姨跪坐的地毯是银白色的动物皮毛,应该是兔子皮缝制的。小几旁是一扇屏风,屏风挡在墙的拐角,隔出了一个小三角地,董夏仔细看了几眼屏风上的东西,不是大户人家女子闺房用的刺绣,而是水墨画,画中景色正是夏日里的青溪村,唯一不同的是她家门前的池塘没有荷花,而画里的池塘则是有荷花的,画的左下角提名是“萧清”。

董夏疑惑的看了一眼正在盘发髻的萧姨,这画的是青溪村,既然不是萧大哥画的,那么便是萧姨画的,难道萧姨本身也姓萧,叫萧清,可是萧大哥为什么随母姓,她知道这个世界同姓家族是不通婚的,萧姨的丈夫应该不会是姓萧。不过也只是疑惑,她知道萧姨这样的人家应该不简单的,不过她不会太好奇,毕竟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吧。

“来,到你了,小夏,我要给你梳个垂挂髻,肯定好看。”萧氏拿着木梳和丝带放在圆桌上,将董夏早上随意用手抓起来的马尾辫解开,轻轻梳着头发,然后手指很灵活的摆弄着头发。

不一会儿就好了,萧氏看着自己的杰作很满意,“你这丫头,眉清目秀的,真的很配我梳的头呢!来,看看。”

萧氏拉着董夏的手走来梳妆台前,透过铜镜看着镜子里有些陌生的面孔,她家里没有铜镜,她也下意识的躲避自己的相貌,毕竟顶着一张陌生的脸是很怪异的,这是她这么久第一次看本身,十岁小女孩的面容,和自己前世小学时候的模样差不多,配着可爱灵动的垂挂髻,很清秀很邻家。

“萧姨的手艺真好,这样的发髻我可不会弄。”董夏放下心地笑道,用手指戳了戳自己的脸颊,很奇妙的感觉啊。

“没事儿,以后我教你,我小时候也常这样梳的,现在可不能够了。走,出去吧,该吃早饭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