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了,找王三儿对峙,王三儿觉得董小海对自己很好,便也当着媒人面说,自家爹是答应了。王荣没想到自家女儿居然在关键时刻拆自己的台,沉着脸狠狠打了王三儿一顿,并且提出,这王三儿被家里养了十八年,这十八年的吃的,穿的按照最少的算,也得八十两银子,若是你董小海拿得出钱来付,这老三你便带走。董小海只得回家借银子去了,媒人知道王荣不是好惹的,心道这八十两都可以再城里购置一进房屋了,董家人不可能拿,也拿不出来。便话里话外在村里传王三儿和董小海那是私相授受,王家的家长从来没同意。

村里传的沸沸扬扬,王荣听了觉得丢王家的面子,更加讨厌这老三,恨不得从来没生过这个败坏门楣的。回到家,常常动不动就骂上几句,骂的还极其难听。想着还是大女儿听话,大女儿嫁到婆家不知有没有受婆家的磋磨,又派乖巧机灵的老四去接大女儿回家住。

大女儿带着一岁的外孙女儿回到娘家,王荣觉得心里总算舒坦了,觉得外孙女儿实在讨人喜欢,便嘱咐妻子刘氏,让大女儿把外孙女儿留在家里,毕竟大女儿家里分家单过了,要忙着家里的活儿,肯定照顾不了孩子,自家的几个女儿都长大了,带个小娃儿不成问题。刘氏向来听丈夫的话,便把这话和大女儿说了,大女儿心里寻思着,这家里婆婆更喜欢大嫂家的长孙,对外孙女儿不伤心,还是交给娘家人养着好,爹娘又是疼自己的,肯定不会亏待了自家女儿,于是便狠心给孩子断了奶,过了几天,自个儿和丈夫回家了。

王三儿看着家里欢乐的氛围,知道自己是被排斥在外的,想到董小海,心里更是一阵绝望,这日子怎么过?她性格遗传了父亲的暴躁好强,然而她最怕的还是自己的父亲,若是自己的父亲不松口,她这辈子还有什么指望。

没想到,一个月后的董小海居然真的借到八十两银子,又一次上门提亲,王荣这辈子还没有见过这么多银子,自然松口答应了。因这是三儿的养育费用,所以这算不上是礼金,王荣便以没有礼为由,没有给王三儿一点陪嫁,就选了个日子,董小海背着王三儿回到自己家里,向老爹磕了头,也算是成了家了。

------题外话------

一直想写一本关于种田的文,毕竟自幼生活在农村嘛,后来读书离开了家乡,但是山青水秀的小山村,一直是我心里的牵挂。并不是说,这份牵挂因为农家生活多么美好,多么的像世外桃源,而是那份再也回不来的年少时光太过暂短,太过珍贵。

希望看文的你们多多支持吧!

上一章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