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坚这话,说得诡异,却很有震撼力的动摇了桓温还想北伐的决心。
真是恨角色符坚。竟然先用军粮让军心大动摇,然后写封威慑性的信让头目也跟着动摇,这种不攻自破的手段,还是有点高明的。谢玄分析道,要是这样,那么只有一个方案,防止损失,撤返襄阳。这也只能是不得已而为之了。
桓温这回听了谢玄的话,直接退到了襄阳。到了襄阳,桓温越想越不甘心,他这样战败而归,不仅名声大落,还要成为笑柄。
而谢玄在他彷徨之时,提议,他去攻打前燕的洛阳。
这提议让桓温眼前一亮,现在前燕政局处于混乱,这可经不起伐。要是把第一大城池给占领,那不是将功补过吗?
桓温一不做二不休,下令北上伐燕。
敏敏知道这个消息,找到谢玄,有些难以置信,“你叫桓温去攻打前燕,你可知道,我们东晋可是跟前燕有协议的?”
“知道,但是桓温想去,拦也拦不住。我只是提议而已。”
敏敏轻轻自嘲笑道,“你这是一石二鸟之计吧。即使桓温赢了,他背负着背信弃义之名,毫无君子可言。名望大落。要是输了,他不禁损兵折将,还要赔了夫人。军队和名声全无。”
谢玄不说话,默然不动。
“我从来不知道你也会有心计的时候。”
谢玄微微曲起双手,攥成拳头,隐忍着莫名的难受,一丝艰难道,“你不懂,为了保住谢家,不得不除去阻碍要颠覆谢家的势力。这就是一种责任,我谢玄也是谢家的一份子,我不仅要保住谢家,还要光耀门楣。懂吗?”
敏敏一笑,轻轻地抿嘴一笑。
她没有责怪他的意思,只是觉得曾经那个有这无比干净眼睛的男孩,此时已经消失了。
是啊,孩童时期的天真烂漫,在这战火燎原的时代,只是一张无用的废纸罢了。仅仅值得回忆罢了。他们都是被生活所逼迫而出的狡黠,仅仅只是为了生存。
这就是生存之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不看过程,只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