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文:这个发电机我们对外销售的价格是多少?
法比奥:市场销售价是200法郎,销售给政府是170法郎。
张信:那我要50台,帮我一起送到天津吧。
法比奥一听50台那就是几千法郎,自己拿提成都有几百法郎,立刻法比奥让人准备合同。
合同上张信基本是看不到,都是段启瑞来看,看完了就让张信签字。
半小时后,段启瑞把合同内容全部沟通完了后,让张信签字。可谁知道张信签字结束后法比奥递给张信一个盒子:先生,这是我们施耐德电气给您的小礼物。
张信:礼物。。。。。我可不吃回扣。
法比奥:不不不,先生。这是一个手摇发电机能提供0-28V以内的电压输出(例如:若手摇发电机输出为12V,此时仅能为12V的设备(如12充电电压的电池,12V的直流灯泡供电))
张信心中很想说,这位大哥你是知道我现在没充电设备是吗?
施耐德兵工厂作为欧洲第二大兵工厂,想着李鸿章来了怎么都能买个几十上百万两银子装备吧,可谁知道李鸿章只是这里看看,那里看看,就是一毛钱都不掏。倒是他们没在意的张信却买了200万法郎的军火,不过施耐德公司总经理拉斐尔看到合同价格后,差点没吐血,要知道这个价格是供应给法国军队的价格,卖给外国尤其是亚洲国家你完全可以加一倍价格去卖。第二天拉斐尔就把史蒂文派去亚洲美其名曰奖励他作为亚洲代表,服务好华夏。
在巴黎短暂休整几日后,李鸿章又开始马不停蹄地奔波劳碌,履行他此次法国之行的三大使命:借款、洋务、通商。
为完成向法国借款的重要使命,李鸿章于1896年7月18日亲自前往巴黎银行到了巴黎银行之后,李鸿章不断询问自己不太明白、不太理解的地方,事无巨细。
到了保险金库,银行总办拿出俄国代中国保借国债的票据请李鸿章一阅,李鸿章虽然并不认识法文,但是一看到上面盖有中国驻俄罗斯的印章,马上提出自己的愿望,那就是希望带一张回去。
但李鸿章的要求并没有得到满足。银行总办当即表示说,这是他人寄存之物,所以不能擅自相送。
参观结束后,巴黎银行在银行大厅为李鸿章准备了茶点,予以款待。
李鸿章见气氛、环境都不错,就不失时机地向总办探讨起清朝政府向外国银行借款的相关事宜。
很显然,李鸿章不愿意在清政府向西方国家的银行借款时被强行捆绑上一些政治条件,然而,他得到的巴黎银行经理总办之回复,却并不完全符合他的意愿。
这位总办虽然口口声声说愿意做成这笔生意,而且所要利息也很低,但是却不能没有双方事前商定的某些“规条”,并且还要告诉众人,以便吸纳存款,使银行和储户都能获利。
因为清朝政府偿还能力有限,李鸿章也十分担心假如举借巨额外债之后不能按期偿还或无力偿还时,法国政府会不会派兵去中国替巴黎银行向清政府讨还这笔国债。
对于这一切,巴黎银行的总办也不置可否。
李鸿章意识到,他此行恐怕难以达成法国借款的使命,遂‘’一笑而别‘’。
然而,此时其内心深处的酸楚,不言而喻。
尽管筹建巨款之事并不顺利,甚至可以说是遭遇某种挫折,但是李鸿章在法国访问期间,对洋务的观察却颇有收获,这令其深感不虚此行。
虽然李鸿章一向以“懂洋务”著称,但是他先前对于西方事物的了解,依靠的大都是间接经验,难免有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