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节宜丰形势独好

时间如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便过去了一年多,从民国二十八年进驻宜丰,到此时的民国三十年。一年半的时间,就这么眨眨眼便过去了。当石头站在宜丰城头远眺四周的美景时,他不知怎的突然想起了前年春节时的情形。

那是他们进驻宜丰之后过的第一个年,当时虽然他们从宜丰的的地主老财们身上收刮了不少的粮食和财富,但相对于整个宜丰的穷困,相对于流民的庞大数量,他们仍旧是战战兢兢,以至于那顿除夕的团圆饭,虽然看起来很丰盛,却是吃在嘴里都没有什么味道。不是王倩倩和赵娘子等人的手艺不好,而是他肩头上的担子太重,身上的压力太大,让他虽然表面平静,心里却是压抑的很。

深吸了一口气,看着已经在田间地头忙碌的老百们,石头的脸上不由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参谋长武子淮不知道什么时候登上了城头,看着石头脸上带着笑意,他不由也是开玩笑道:“呦,团座今天心情不错啊,大清早就在这里观赏风景了。”

石头收回了远眺了目光,看了一眼身旁武子淮。一年多的时间,武子淮的外表不仅没有丝毫变老的感觉,反倒是容光焕发好像年轻了几岁一样,削瘦的脸颊也像是饱满了许多,让他尖嘴猴腮的形像有了很大的变化。不过,惟一没有变化的则是那双眼睛,深邃中闪动着慑人的光彩,仿佛能看穿一个人的外表,看出一个人内心的世界。

石头轻笑了笑道:“有武兄在,我自然是乐得轻闲了。”

武子淮听到这话当即摆手说道:“团座这话言重了,武某人何德何能,哪敢当团座如此夸赞,此话若是换成刘营长和高营长诸位倒是比较合适,至于我嘛,实在愧不敢当啊!”

石头摇了摇头道:“武兄客气了,宜丰县能有如今的局面,离不开诸位的努力,将士们能够在这里扎下根来,也多亏了武兄和诸位兄弟的付出。”

武子淮笑着摇了摇头不再争辩,他将目光放到了远处的田野间,看着百姓们成群结队的在田间劳作,不由也是感慨道:“团座,自从去年的秋粮收上来之后,宜丰这里的粮食危机算是度过了,收上来的税收米粮足够全团一年的用度,根本不需要等到今年的秋收。依照目前估计的数量,仅是冬小麦收上来之后的税粮,一季的收成便足够养活我们这么多的部队了,多下来的粮食,一部分可以拿来储备作为全县的备用粮食,还有一部分也可以自由用度,算起来生活上是宽裕许多了。另外,经过去年一整年的养殖,五峰山、官山等地的各处大型养殖场也是情况良好,总共已有土鸡将近十万只,不说鸡肉了,就是每日的鸡肉产量都十分的可观。另外在全县的几座水库里,还养殖了不少的鸭子,等以后米粮的税收数量充满了,可以考虑划出一部分来扩大鸭子的养殖数量,因为从成肉的比例来说,鸭肉还是较鸡肉要更加的可观一些。”

石头听着这些话,不由感慨的说道:“当初刚来宜丰的时候,听说这里多山少地,耕地面积十分的有限,还以为全县的贫穷跟种植的面积不够有关,现在想来,之所以形成那种局面,纯粹是人祸所至,政府盘剥无度,地主恨不得将老百姓抽筋扒骨,每年仅是收三成的税收,便已经养活如此规模的部队,我们一个团六七千人每年要消耗掉多少吃的用的?这些东西加起来的财富何等惊人?居然还喂不饱这些人?果真是心欲如壑,后土难填啊!”

武子淮听完不由默然起来,良久之后缓缓发出一声叹息,这些事情,又何止是宜丰一地?要不然的话,全国又哪来这么多的匪徒?就算鬼子没有突然间入侵拉开两国之间的大战,恐怕这几年依旧不得安宁,只不过对手就会变成各地的匪徒而已。

似乎感觉到现在说这些都没有意-->>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