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所谓的我,也没有所谓的你,自我们记事起,这个世上存在的就从来都只有我们。
妈妈一开始还是认得出我们,可是在我们经常性的交换角色后,她也有点晕了,至于爸爸,他从头到尾都是懵逼的,这样的游戏我们没玩几个月就腻了。后来的日子里,无论爸妈叫对叫错,我们都当做他们叫的是对的,渐渐的他们以为他们有了辨别我们的直觉,可事实上,他们总是以为的那个青兰,那个青寒都只是他们的以为罢了。
我们从未分过彼此,整个幼儿园,我们的世界也就两个部分,我们和他们。同学们老师们总是问我们到底谁是谁,为了方便,我们商量决定给妹妹头上带一个可爱的兔子夹子:有兔子的是青兰,没有的是青寒。大家都是这样认为的,连我们也是。
每天早上,我们都要纠结好一阵子到底该谁来带这个夹子,我们都很喜欢那个夹子,但我们都不想当妹妹。时间长了,我们扮演对方越来越炉火纯青,惟妙惟肖,整个幼儿园从开学到毕业,我们非常确定没人能认出我们,最后那天的认人游戏,依旧是我们赢了,没有人能认出谁是青兰,谁是青寒。说真的,就连我们也只知道谁是谁,却并不清楚到底谁才是姐姐青寒,妹妹青兰。
交换身份的事,在一年级时,出现了很大的弊端。我们的成绩,擅长的不擅长的,喜欢的讨厌的科目因为开始有了细微的差别,不知道什么时候,聪明的老师懂得了用成绩来区分我们,所谓的“我们”第一次出现了裂痕。
想要把自己差的不爱学的学科学好,怎么可能是几天就能办到的事?那个周末,我们坐在院子里,一脸愁容的样子看的爸妈心惊胆战,以为我们生病了差点就送到医院去了。
最后,我们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我们要创造一个“青兰”和“青寒”,以此来保护我们依旧是我们。“青兰”是个乖巧的孩子,学习成绩也好,才艺多种多样的,这是当妹妹的福利;相比之下,“青寒”就显得普通了,成绩中偏下,除了那张和“青兰”一样的脸,其他的和众人没什么两样。
成功塑造这两个角色是个漫长的过程。大概到了四年级才成功在他们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印象,我们的长处和成的“青兰”,我们的平凡点铸就的“青寒”,他们还不是分离不了我们,我们又赢了。
每天早上,我们依旧会纠结今天谁是“青兰”?为了“青兰”的闪耀,我们各自选了不同的道路,一个选择每样都精通一点,一个选择专攻某几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每个周末“青兰”都是满满的课程要学习,“青寒”则不知道在哪里耍,跑的没影。爸妈似乎也习惯了,就这样放任我们两极分化下去。
大家都这么认为,“青兰”是闪耀的,“青寒”是平凡的。
平凡容易被埋没,闪耀容易惹麻烦。女孩的嫉妒是从孤立开始的,男孩的喜欢是从捉弄开始的,“青兰”需要更多语言上的交流,武力输出则交给了“青寒”,“青兰”开始了网上匿名撩妹的日常,“青寒”被丢到真田道馆学剑道。
剑道馆换身份真的很难,一节课落下很有可能就导致下节课的跟不上进度,可是一旦能力有差距“青寒”很有可能会被报复,我们不得不两人都去剑道馆,“青兰”在旁边拿着毛巾和饮料看着“青寒”练完剑道。勉强旁听了课,让第二天的进度拉的不是很大,我们不用太强,能阻挠男生烦人的捉弄就好。
我们就是在剑道部认识真田弦一郎的,他就是我们最好的试验品——对“青兰”和“青寒”截然不同的态度,害羞和严肃,每次看到他都很有成就感,让我很有动力去做下去。
“青寒”是“青兰”的护花使者。五年级的时候,我们重新成为了闪耀的焦点,没有女生会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