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鉴跑进屋,睁大双眼,左右扫,就见锁着沈万三草鞋的柜门大开,原本贴在门上的咒符也被撕成了两半。他跑过去伸手掏,果不其然,里面空空如也,那草鞋已然不见了!
国的景教
景教原本是基督教聂斯脱利派,唐朝初年传入国,起汉名为“景教”。创派者为公元五世纪时候的基督教君士坦丁堡牧首聂斯脱利,因为提出基督的“二性二位说”而遭到打压。431年的“以弗所会议”定聂斯脱利派为异端,该派信徒遂纷纷逃亡波斯,并逐渐在亚细亚流传开来。
635年,景教教士阿罗本向唐太宗李世民献上该派经典,表明该派正式传入国内地。明朝天启年间在西安掘出块石碑,正面刻有“大秦景教流行国碑并颂”字样,背面的“颂”共有1780个汉字,还有部分叙利亚,详细记述了该教派传入国的历史。景教在唐朝后期开始衰弱,元朝时候再度传入,和天主教同样被称为“也里可温”。明朝建立后,景教再度衰微,直到十六世纪天主教大举传入后才最终绝迹。
景教在国传播的时候,为了方便扩展信徒,大量引入了佛教和儒教的名称、概念,比如称呼上帝为“皇父阿罗诃”阿罗诃是叙利亚Aha的音译,称呼教堂为“寺”,教士为“僧”,主教叫“法王”。就连四福音书的作者也都改为“法王”称呼:马太为明泰法王、路加为卢珈法王、马可是摩距辞法王、约翰是瑜翰法王。
第十章 都水司(1)
刘鉴几步抢入寄住的僧舍,看柜门大开,那沈万三的草鞋没了,顿时惊出身冷汗。
瑞秋和那两个和尚紧跟着也追到僧舍前,瑞秋迈步就要往里进。和尚们慌了,此时也顾不得僧俗之别、男女之防,先遇见的年长和尚伸手就要去抓瑞秋的衣角,嘴还喊着佛号:“阿弥陀佛,女施主……”
瑞秋猛然回头,看和尚伸手抓来,这丫头顽皮心起,不退反进,整个身体就往和尚手上靠了过去。那和尚见来者不善,虽然心有不甘,也只好朝后缩。可他忘记了,身后边还有个扫地的小和尚呢,也拎着扫帚,闷着头随后追来。前面这个和尚身躯魁伟,他这往后退,小和尚看不真切,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只觉得堵肉山轰地压将过来,本能地就把手里扫帚朝前送,意图抵挡。巧不巧,这扫把头正捅在前面那和尚的腰下四寸处,这下当真是痛彻心肺,那和尚“哎呦”声,蜷缩成葫芦般就摔在了当地。估计平时扫地的小和尚没少受这年长和尚的欺负,这下子误打误撞也算是报了仇了——小和尚面有得地口宣佛号,只把个瑞秋笑得花枝乱颤。
外面叽叽嘎嘎这么乱成团,惊动了屋里的刘鉴。他回过神,皱着眉头走到门外,扶起了躺在地上的和尚:“小孩子家不懂事,大和尚您切莫动气。事情紧迫,还望大和尚您开面让她进来……咱们下不为例。”
“刘老爷既然这么……哎呦……说了,那这次小僧……哎呦……就不计较了……哎呦……”那和尚紧咬牙关,手捂着后面,佝偻着身子勉强爬起身,恨恨地瞪了瑞秋眼。小和尚赶紧扔了扫帚上来,搀扶他回去前院。
瑞秋撅着嘴,翻给刘鉴个白眼:“刘老爷真是爱做老好人,这和尚礼得很!”
刘鉴皱着眉头,脸上丝笑模样都没有:“原本也是你的不对,这后院僧房怎能随便乱闯?毫礼数,这不是给你们家小姐丢人么?”
原本瑞秋听着刘鉴教训自己,心不是很服气,但这后半句话可是点在要害上了,她咽了口口水,把反驳的话吞了回去。小孩子的思路飞扬跳脱,她马上就把心思转到捧灯这边来了:“那……刘老爷……捧灯哥他……”
刘鉴从袖子里掏出折扇,拍打着左手手心,沉吟道:“我也不很清楚。不过这事儿看起来不简单,至少不是那孩子顽皮淘气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