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生硬:“续任?老爷在永州待六年,难道还要再去待三年?永州难道还能比京城好?”

大老爷眉梢挑:“你懂什么!”语气也不复刚才的温和:“日大事未定,京城便不如永州!”

大太太噎住,她很想说,就你想的这么远,二老爷不也留在吏部,同样的出生同样点了庶吉士,从翰林院出来,偏你小心翼翼求了外放,官场浮浮沉沉十几年,还依旧是个从五品的知府,二老爷却官途顺遂甚至入阁拜相也有可能!

话到嘴边她咽了下去,夫妻这么多年,大老爷的个性她摸的很透,府里的事他向不过问,放心交给自己,这点也直是她骄傲所在,可他也同样不愿意她过问朝堂的事。

看来,明日要把大姑爷请回来,男人之间有的话说起来比她方便。

想到此大太太转了话题,笑道:“天青眼见就要秋闱,你可问了他功课,瞧着有几分把握?”

说这件事,大老爷脸微微好转,显然对徐天青的功课还是很满意的:“这孩子,像他父亲!”徐大人当年也是进士出身,只不过当时殿试时运气差了些没能点庶吉士。

话落,大老爷仿佛不经意的问道:“几个丫头,到底怎么回事?”大太太料到大老爷会细问,蹙着眉头道:“我罚了她们禁足!”

“禁足?又是为了什么事?”王姨娘的事,大太太早就写信给他,将事情经过说了,他今儿刚回来也不好立刻过去探望,但心里总归有些埋怨大太太照顾不周,如今又扯出几个孩子禁足的事,对大太太的能力不由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质疑。

大太太却并不在意,这两件事她自认理在她这边,便耐下心温声和气的将武进伯的事从头到尾说了遍,叹道:“平日的教导,算是白费了!”

“怎么又去了武进伯府?”大太太说了这么多,大老爷下子抓住了重点。

大太太眉头跳,她本想将武进伯的婚事压下去的,现在看来瞒也瞒不住,况且,若是他日他从旁人耳听到,也会和她生出嫌隙,想到此她解释道:“武进伯府的三公子续弦,伯公夫人就托了陈夫人来说媒。”她看了眼大老爷的脸,笑道:“求的是六丫头!”

大老爷喝了口茶,沉吟了片刻,他不常在京城,官场上到是知道许多,但对各府的情况还是知道的少些,听大太太这么说,又是关系到儿女的婚事,也正了神上了心:“那如今又怎么说?”大太太既然罚了六丫头,想必事情已经有了变化。

大太太叹了口气道:“六丫头这事确实有失体统了!”言下之意,伯公夫人没有看六丫头,却隐去了陈夫人今天来说佟析言婚事的事情。

大老爷将茶杯放在桌上,露出不悦之道:“也不算什么大事,武进伯虽挂着爵位,但到底不如从前,府里也没得力的人在朝堂,靠着伯公爷在御前走动,好景也不会长,这门亲事没成也好,免得到时候我们也被牵连其。”

两位皇子夺嫡之势箭在弦上,二房那边他阻止不了,可却不能让自己家也搅进去,佟氏总得留个干净的在。

大太太心里喜,面却未露出分毫:“老爷说的在理,是妾身考虑不周!”就见大老爷摆摆手道:“你能为她们婚事这样上心,也是她们的福分,即没成就再相看相看,好在也有几年,还是先紧着三丫头的婚事吧。”

按齿序论婚嫁,大太太没有异议,点头称是。

大老爷原本想问问王姨娘的情况,还有夏姨娘怎么好端端去了庙里吃斋,可见大太太心情好,出口的话也不由咽了下去。

两人又说了会儿话,忽然院门被人拍的震天响,小片刻房妈妈脸铁青的掀开帘子进来,面古怪的看了眼大老爷,大老爷不悦道:“到底什么事,遮遮掩掩的!”

大太太见她这样眉头-->>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