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总结自己丰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以气、血、湿、热、痰、食郁滞致病称为“六郁”,成为医学辨证体系的个重要部分,对于后世内科学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他不仅精通医道,也爱好学。剧作家汤显祖与其交情甚笃。日,汤显祖登门造访,恰逢朱午间小憩。他发现朱震亨书案上有篇章:“牡丹亭边,常山红娘子,貌若天仙。巧遇推车郎,于芍药亭畔,牡丹花下,见钟情。托金银花牵线,白头翁为媒,路路通顺。择月兰开成婚,设芙蓉帐结并蒂莲,合欢久之,成大腹皮矣。生大力子,有远志,操大戟平木贼,诛草寇,破刘寄奴,有十大功劳。当归期,封大将军之职。”
这是朱震亨巧集药名成的戏作。而汤显祖读后,大受启发,回家巧妙构思,写就了不朽之作《牡丹亭》,动人的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逼真的心理刻画,优美的词曲,不仅轰动当朝,还流传后世,受到人们喜爱。
朱震亨晚年整理自己的行医经验与心得,写成许多著作。临终前没有其他嘱咐,只将随他学医的侄儿叫到面前诲之曰:“医学亦难矣,汝谨识之。”说完便端坐而逝了。
第九章想象不到的帝国自然科学
说到元朝,我们会马上意识到它军力的强盛,地域的宽广,这些方面在当时可以说都是处于世界超级地位的。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当时元朝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从科技水平发达程度的角度说,国历史上没有任何朝代达到像元朝那样的居于世界领先集团之列的水平或程度,可是许多的历史学教授们却似乎没有认真地加以讲授,原因何在?
元朝的科学技术达到或取得很高的成就,其天学、数学等都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此时,领先于世界的阿拉伯与波斯科学技术传入国,原因恐怕在于元朝的帝国有实力征调大批阿拉伯、波斯等地的科学、技术精英前来国。这些精英掌握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他们大多是伊斯兰教徒。
这些伊斯兰教徒和其他先前来华穆斯林道,与国其他些民族经过长时间的融合,遂形成个新的民族——回回。回回把阿拉伯与波斯甚至希腊与罗马的天、数学、化学、地理、医学、学、哲学、历史等各方面知识在国加以传播和介绍,其尤以天、数学等科技图书最多。
应该说这些人类明成果,尤其是些自然科学技术知识出现在元朝时期的国,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几千年来,国在传统上贯推崇“学而优则仕”及“重章轻科技”的思想,例如缔造天府之国的李冰父子,远远法与孔孟、朱熹等思想家或理学家,以及苏轼之类的学家相提并论。但是这种状况在元朝却有所不同。
元朝重视自然科学的发展,其发展状况也是历朝历代所不具备的,由于元代高度的鼓励贸易的自由及其特殊的超大疆域,所以形成了类特殊的科学家队伍,这支队伍与国本土的科学家起把元代的科技水平推向了世界的顶峰。所以,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这些鲜为人知的外来支援者身上。
元朝的天学具有浓厚的“吸收”彩,但是可以肯定地说,在元朝,天学方面的科学技术造诣是世界水平的。元世祖忽必烈在尚未登基之前,就征招“回回”为星学者。他们翻译及带来诸如托勒密的《天大集》,伊本·优努斯也译做尤尼的《哈基姆星表》也译作《哈基姆历数书》等天学著作。这些在当时都是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天图书,他们的引进让国研究天学的科学家们开阔了眼界,给国天学带来了活力。
公元1260年,元朝仿造金人的旧制,设立司天台;1271正式设立回回司天台,1312设立回回司天监。后来还任用了大批以札马剌丁为代表的天学家管理此类工作。札马剌丁等批天学家先后在这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