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胁到他至高上皇权地位的任何个人,哪怕是他的亲生儿子,也会是他欲除之而后快的敌人。
而老五有这个能力吗?南宁侯府,北地二十万军,正妃侧妃不是妻族强盛,这些难道不够增加老五的势力么,那些请立他为太子的奏章是否也只是冰山角,若是他真的生出了什么念头。
梁安帝越想越惊心。
淑贵妃因为这篇《华清赋》直接晕厥了过去,醒来后立刻脱簪素服去跪在承明殿前请罪,想表明心迹他们母子绝丝毫怨怼之意,陛下却对她避而不见,还让宫人将她请回重华宫。
此外别的句话都没有,见到这样子淑贵妃脸白了白,心下顿时凉了大半,陛下只怕是彻底不信任他们母子了。
被搀扶着回到重华宫后,淑贵妃脸孔狰狞扭曲,眼底闪过道寒光,她比地确信,是有人要害他们母子。
这样篇足以流传天下的章不可能是仅仅半个月就能做出来的。此的影响更甚与先前的流言,杀人莫过于诛心,背后之人的用意是要断绝她皇儿继承大位的机会。
场禁诗风波迅速席卷了整个朝堂,只因随之而来的,梁安帝就以结党营私之名,贬斥了朝大批曾请立太子为五皇子鼓吹的官员,且都是毫不留情地流放边远之地。此外还下了道口谕,斥责五皇子德行有亏,觊觎储君尊位,禁足于府年,不得染指朝事务。连带着五皇子的正经姻亲南宁侯也受到了责难,罚三年俸禄。
这道口谕传到五皇子府上时,赵承玮还在执笔写信,还是以鲜血所作,这本是身边谋士给他的出的主意,以情动人表明心迹。
但当那句“德行有亏,觊觎储君尊位。”的话落下后,切都毁了,什么都没用了。
赵承玮面如死灰,狠狠摔掉了笔,落得满桌片狼藉。
……
谁能想象得到,几月前还风光限人人称赞的五皇子会瞬间从云端跌落尘埃,被陛下厌弃禁足。
又有多少人暗快意,或谋划更多呢。
能见到淑贵妃有这般下场,她已经心满意足了。至于郑姝,贤妃不傻也同样看出她怕是枚被利用的棋子,不过郑姝以后的结局怎么样,是被淑贵妃报复害死,还是在这深宫红颜未老恩先断,她也不关心。
那些受到牵连贬斥的官员,心不后悔押错了注,看着五皇子形势大好结果遭遇横祸,自己也跟着赔了前途。
五皇子失势,京另外两位已成年声名不显的皇子却迎来了难得的好时机,多年来平日都没什么存在感,现在忽然被梁安帝想了起来,还赐下不少封赏,那位年近而立的三皇子甚至感恩涕零,在朝臣们面前秀了把父慈子孝。
梁安帝也十分受用,虽禁了那篇《华清赋》,但也阻止不了他的君王声誉严重受损,废弃了个曾经宠爱多年的儿子之后,他更加迫不及待地想要树立新的慈父明君形象。
……
郑家自郑老爷被革去官职后,就成了平头百姓,宫里的郑婕妤似乎也关照不了他们,日子下子捉襟见肘起来,秋姨娘暗想着,反正还有易家的那笔遗产,绝对够他们撑到娘娘生下皇子出人头地的时候了。
不久前京的风雨,几日间大批官员被贬斥流放,也让他们着实心慌了阵,那禁诗也听了耳朵,看不懂其的用意但也有些害怕大祸临头。
结果祸事没降到他们郑家,也没落在女儿头上,反倒是那高高在上的五皇子狠狠摔了下来。
秋姨娘心里也得意又高兴,想到那曾经高傲骄矜把女儿踩在脚底下的南宁侯千金,如今还得嫁给个失势注定与大位缘的皇子。而她的女儿却已经是宫里得宠的婕妤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