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之后很少下雨,李大海两口子以前自己建过房子,能自己计算买多少材料,各种建材安排得井井有条。建筑公司的建筑队盖房子也盖的很快,两层楼个半月就交了工。
外墙面建筑队给粉刷好了,粉刷内墙做水泥地坪再加上安装门的工作还要自己家来做。这些活《家庭日用大全》里都有详细的教人怎么做,现在李大海翻这本书翻的才叫个勤快。他本来就会木匠活,虽然他要上班没有时间自己动作,但是他和木匠讲怎么打门家具的时候讲的头头是道比木匠还懂行,房子收拾出来也确实整齐漂亮。
盖新房子加上打门打家具共花了将近千块。
李大海下乡的时候九真带假的在个亲戚面前算他盖房子用掉了多少钱:他卖向阳公社那栋房子的五百块买院子都不够,他和老婆各借单位几百块,借同事几百块,借老婆娘家亲戚几百块,笔笔的还下去省吃俭用起码要还五六年。
亲戚在他面前讲他大哥盖房子借钱的事情。李大海接口就说李大山欠他的钱直没有还,表达他希望他大哥好好干努力还债的美好愿望。
大家都是李大山的债主,亲戚也很通情达理,和别的亲戚来往就把李大海欠了巨债,要还好几年的事传播出去了。
曹月英直提防的李大江直没有来,不过李大海倒是听说李大山盖房子钱不凑手找李大江借过钱没借到。现在李大江家也在借钱盖房子。
开春以来雨下的少,吴省地处南方又多河多湖,农业生产情况还算好。北方的旱情却越来越严重,曹兴业去北方参观学习,回来悄悄的通知亲戚们抓紧机会囤粮。
作者有话要说:曹二舅:我有钱了,我要买房!
曹小舅:我有钱了,我也想进城买房。
曹月英:又有钱了,我还再买房。
李惜:不,你们不想,你们想买粮!
李大海:我害怕我哥觉得我有钱,我要借钱盖新房。
李大山:呵呵,借钱盖房谁不会?借钱我才是专业的!
李大江:我早就想盖新房子了,我也借钱!
李惜:随便吧,拦不住我给爸爸你搬砖。
第22章
住在农业局大院子里有点小动静躲得开别人的眼睛也躲不开门卫的眼睛,毕竟报纸上天天都是“全国形势片大好,亩产又创新高”,李大海有心囤粮也不敢动。
搬进新家之后都不用提醒,李大海就开始了找间人买高价粮的小动作。他给自行车加装了侧货架。哪次下乡调研都要在斜挎包里揣上两个布口袋,天黑以后再悄悄搬粮食回家。
曹月英回娘家讨了袋红薯苗,把院子里的菜秧拨去半种红薯,圈养了十只小鸡崽,还在院子角挖了个坑埋缸存鸡粪。
李惜和李振强因为家里盖房子退出新阳市打鱼界的这段时间,市里些初毕业和小学毕业没有安排上工作的小青年置办了渔和捞,三五成群到处游荡,既打鱼也打架,打不着鱼就去偷河边湖边江边村子人家养的鸡鸭,搞得城郊的社员同志们看见背提水桶的人就想打。
就算盖房子花了不少钱,家里也还有两千多块的积蓄。外面形势不好,李大海和曹月英就不愿意让孩子们再去挣钱了。他们给俩孩子布置了考跳级下学年读初三和高三的任务,把两个孩子,确切的说是把李振强和曹正道和曹伟都困在了家里学习。
每次卖两三块钱,蚊子腿再小也是肉啊,都是可以拿得出手花的钱啊。李惜很郁闷,和小哥诉说苦闷怕影响小哥的学习,她就给大哥和二哥写信,吐槽本地打鱼界的不专业和不敬业给家庭收入带来了重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