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会笑道:“听说这次陈家又有不少子弟,被几大书院招纳,也是大盛事啊。”他口的陈家,当然不是彭城陈,而是下邳陈。
陈华面露得,笑道:“正是如此,家学传承是门第根本,陈氏兴盛皆赖于此,岁旦祭祖之后,我会前往彭城拜访,到时自然会把这番道理,教给彭城陈氏!让他们惊醒!”
“哦?估计到时候,陈三少要有番宏论了。”张会笑着,拍拍手,就有人为陈华摆上整套茶具,而后话锋转,“你们说这陈止,过去不闻其名,突然有了气象,我看是为了造势,也想往诸葛家攀交情。”
陈华听,神微变,却没出声。
张会就继续道:“我给各位透个信,彭城陈家的番打算,恐怕是要落空了,诸葛言岁旦之前,是不会前往彭城的,不仅如此,连今晚的品鉴晚宴,都要取消了。”
“哦?”枚衍露出感兴趣的表情,“张兄你消息灵通,有什么要透露的么?”
“听说啊,是北边兵事有变,这位诸葛先生要坐镇留县,探查消息,没有心情理会他事。”张会淡笑声,“具体的消息,我就不知晓了,毕竟是朝廷兵事,不能随便透露。”
他说不知晓,偏偏又说不能透露,其他人都是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最后,张会又补充句:“有个消息,说是真正让诸葛先生在意的,是北边的兵事出了个让他感兴趣的人物,他正派人手打听消息,或许不久之后,我们就能知道结果了。”
果然,如这张会所言般,品鉴晚宴未能如期召开,而那位诸葛言先生也突然深居简出,明显是忙于某事,不时能见快马自北而来,似乎是来传递消息的。
第107章 劝学茶
时间缓缓流逝,灶日到来。
彭城县,丰阳街,书林斋。
“筛选已过,奉书人的位子也拿到了,就等年后过上清闲日子了,想来国家大事,暂与我关了。”
陈止坐在大堂的椅子上,身边摆着炭炉,手上捧着书,身边桌上摆着杯茶,此时他边品书,边饮茶。
看着手书,也在参悟着心书,只觉得人生本该如此。
“这般清闲才是人生啊。”
灶日到来,陈家上下阵欢喜,渐渐有了年味,街上也有鼓乐、高歌,处处欢笑,前几年的兵灾、今年的洪旱痕迹,都暂时掩去。
“这种时候才能感觉到,这个时代不是史书上的句子,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这个时代的人,并非遵循着什么历史脉络、封建规律,什么必然性、偶然性都可以抛开,都是活生生的人。”
看着门外道道忙碌身影,陈止沉浸在封建地主的安逸,心生感慨,同时感受着签筒变化,名望金液的增长幅度已然缓慢,偏偏还是副充满了后劲的模样。
“我的名声局限在郡县范围,而填满三格,却得州闻名,两者有本质区别,单纯等待,只能是浪费名望金液,另外我这家底慢慢充盈,从各种角度来看,都到了再抽签的时候了。”
陈止的名声还在传扬,短时间内不会衰减,但因被局限在郡县范畴,很难达到签筒第三格,足以填满多格的名望金液,被生生耗费。
原来,签筒的名望积累有个特点,比如这第二格,是郡县闻名才能满溢,可旦满了,名声继续传扬,依旧还会上涨,可幅度减缓严重,这时抽签,名望金液跌落到两格以下,那上涨的幅度又会增加,简单来说,就是还没名满州前,第三格很难达到。
这种时候,消耗两格抽根签,固然会耗掉大部分的名望金液,但由于名声流传,很快就能再次补满,这才是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