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我们又不是死神:第四十六章冰释夜谈后篇提及,代指伊坂幸太郎先生作品《死神的精确度》的内容。
16、我在噩梦尽头等你:第五十二章标题,取自刘慈欣老师科幻作品《三体2:黑暗森林》的句子——“亲爱的,我们在末日等你”。
第五卷 梦语声
引子 视点
视点10032号悬浮在某片空间之,它在进行着某种规则运动。
事实上这种说法并不正确。视点的运动遵守着定的规律,像是某个函数的曲线,只不过这函数超过了人类现有的知识层面,使得人类法对它进行理解,所以才只能认为它是“规则的”罢了。
不仅仅是视点的运动,实际上,就连视点本身,目前也没能被人类观测到。
视点和质点是不同的。质点是丢弃了物体除质量外的所有自身属性后看作的个点,它只是种理想化模型,并不具有现实意义。而视点则不然,它虽然很小,却拥有着定的质量,和美术的概念不同,它是现实存在的某种东西。
它最大的个特点,就是拥有着“视界”。
打个比方,有件我们都很熟悉的东西,恰好与它相近——
摄像机。
我们坐在电影院看到的画面,都是由摄像机拍摄下来的,此时的摄像机就可以认为是个“视点”。
至于现在我们所描述的这个视点,它也许是某个地外明的监视器,亦或者它本身就是某种生物。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我们唯能够确定的是,现在视点正在朝着颗行星靠近过去。在过去的观测记录,这颗行星上被确认有着碳基生命的活动痕迹。
如果视点拥有自己的意识,那么它可能就会了解到,这颗行星被居住在上面的某个明称作“地球”。如今,地球正向着运行轨迹上与为它提供能量的那颗恒星的最近点——“近日点”移动着。
当然,这和视点毫关系。
它在降落的同时标定了个地域范围,在这颗星球自转半周的时间内,它会对这片范围内的部分场景进行记录,根据观测结果对这个明进行评估。当然,从概率学上来说,由于抽选样本单,这种抽样调查所得的结果存在着相当大的代表性误差。但或许视点本身只是“执行者”而并非“决策者”,它既然这样行动,想来必定有它自己的道理。
现在,我们就从视点的观测记录,选取数个样本进行讲解。
……
上午九点。
程都市,北山墓园。
和风伴着泥土的气息,间或有啾啾的悦耳鸟鸣声响起,整齐划开的区块和方正的石板不让人感到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然而,走在那些小道上的人们仍然多数严肃地板着脸,偶尔还能看到两人默默地流下眼泪。那些石板前或多或少地摆放着些祭品与花束,待人离开之后,它们可能会被尝到甜头的鸟儿分而食之。
走在上行山道上的那个男人个头不算很高。他的面有些阴沉,明明脸长得还算年轻,头发却花白了不少,看上去有些难以接近。他穿着板整的西装,领带也系得十分用心,仿佛要去赴场十分重要的约会。在他胸前捧着的花束,白茉莉、红玫瑰和紫郁金香混合在起,纯洁、爱情与幸福全都被他抱在怀里,不知要送给哪位惹人怜爱的女子。
他走过段路,侧身让过对年迈的夫妇,他们对他说了声谢谢,男人也点头回应。那之后他从成排的墓碑间横穿过去,最后来到块碑前。这块墓碑与它附近的“同伴”们大致相同,唯有个有趣的地方——它的角上挂着只风铃。如果不是开始就讲好,只怕夜间守墓人来此巡视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