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饭点有小厮送来,就地吃了,有荤有素,比军营里好不少。门口有间房子,晚上就住那里,被褥自带,不过天气还比较热用不着,可以直接睡。
就这样,徐清在这里当了二十天多值,而此时,刘赞也已经回到长安了。
长安太极殿:
“宣,明威将军刘赞觐见!”
刘赞回朝述职,只是打了几场扫匪的仗,本来只要向兵部交了印就可以了,没想到皇上居然亲自接见他。
刘赞心里打鼓,莫非我做错什么了,还是皇上要重用我了?刘赞喜忧各半的上朝,到了大殿,只听见皇帝缓缓说道。
“刘卿上呈奏折说有“硝石制冰法”,夏日得冰数石,让军士气大振可是真的?”李渊说完朝堂之上顿时议论纷纷。
“皇上,夏日成冰,可谓谬哉,刘赞欺君罔上,其罪当诛。”名御史迫不及待找出来“辟谣”。
“臣附议,请逐刘赞……”
李渊没搭理他们,轻轻咳了下,朝堂就顿时安静了。
“臣不敢弄虚作假,所言字字是真。”刘赞跪着说道。
“朕按你奏折上所说备了份材料,你可敢当堂演示?”
李渊看了奏折不信有人能如此欺诲他,而且皇家虽然有些藏冰,可耗费很多,所以储量不大,早就没了,所以他听到有这么简便的办法不由得来了兴趣。
“臣遵旨……”刘赞说完,只见几个太监太过来钢盆硝石,刘赞接了原料,熟练的操作起来,铜盆装满水,像徐清样操作了番,启禀说要等待会儿,李渊便让其他人奏事。
下朝后,刘赞大摇大摆出了宫,几个御史吃了蚊子样,诸大臣也仿佛发现了新大陆,忙叫下人去买了硝石,非要自己实验番,这便是刘赞震惊朝堂的效果。
当然刘赞没忘记徐清,不久,封赏令就从长安发出,直奔山东博阳。
第七章 秋节
第七章 秋节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转眼间,就到了秋佳节,这联千古名句虽然写的是重阳,不过现在谁知道,它们的命运掌握在徐清手里,就算让它是成为清明节名句也只是举手之间。
秋节起源于汉代,到唐被定为全国性的节日,要放专门的秋假,般是玩3天。此后,在漫长的岁月里演变成为重要的民俗节日。当然,说到古人的休假,多指古代官员的休假,其他人如农工商三业没人给他放假,最多是吃顿好的。
徐清当然也算得上官员了,毕竟是吃皇粮的,虽然只是个看门的,关二爷当了神仙不也是看门么?
听张谈起,个首级百多钱,石粟米。而徐清这次能有三百钱两石米,还有个仆从,张说因为徐清差点就是男了,博兴是大县,到时候还能授几十亩地,还是免税的那种。
徐清每天掰着手指头算日子,怎么赏令还不下来?总念叨最好三十亩地头牛,送个小美妞最好不过了,千万别送大妈子。
三十亩地,徐清是不会种的,只能租给别人种,年能收三四石粮食,要是狠心当回胡汉三还能更多。
徐清美滋滋的幻想这以后的地主生活,到时候再娶个地主婆,收个姨太太,美滴很。然后生两个胖小子,给他做冰棍吃……
还要起所大宅子,栽几颗桃树,后院种花,挖个大池子,拿围墙围起来,关起门来可以和地主婆嘿嘿嘿……
只是徐清的地主大业恐怕要落空,因为唐初的时候,地广人稀,家家户户有田,没人稀罕租别人的田,倒是府兵们常年在外,家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