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清瞧了瞧,的确不错,眼睛清澈瑕,模样虽然瘦了点,但还算端庄,于是点了点头。继续走,树成荫,看里面,还有道围墙。这倒是和从前来胡家差不多,只是整洁许多,什么都有了点点“新”的感觉,要不是徐清来过次,还真会以为这是全新的宅院呢。徐清心道,不愧是宫里来的巧匠!
杨介绍道:“爵爷府,共三层,外层正前方是花苑草地,往右是几间客房,给生人住,往左是池塘,养着鱼,这几处地方两个人看着,老头就行”杨说完,看了看徐清,徐清笑着点点头。于是杨,有招来两个人,两个老头,都是鳏夫。
“这外层后面啊,就是马厩猪圈牛栏,牛要人放,小孩就可以了,月钱白,主要人喂,厨房里的人兼着就行。”照旧,杨叫来几个人,三个机灵活泼的孩子。还有厨房几人也起来了,说是以前乡里百姓办喜宴都会请的人。居然是是家三口,老父亲带着两个儿子。杨说他们是照顾食堂,挑水做饭洗碗全包,因为厨房有剩饭,所以也兼着喂猪。
还有马厩,杨说那家伙太宝贵,他找不来好人做。进了二门,就是砖石铺地,间杂些树木。前面几间房子,也是客房,给高档些的客人夜宿。后面是下人们的住房,男五人间,女三人间,由堵高墙分隔,各有所食堂,公厕。
另外就是库房什么的了,这次杨没有安排人,只是说大概要多少人而已。识趣的把库房重地啥的让徐清这个主人安排了,徐清点点头,很满意。这时许久不说话的管宣吱声道:
“爵爷,原来胡府的些家具物什都换了新的,旧的放在库房里堆着呢……”
“嗯嗯,好,杨抽个时间放到草市上卖了就是……”徐清表面装作镇定所谓的,心里却已经高兴的滴出蜜糖来了。这是公款啊,原来大用公款是这样的感觉!
然后就是内房,这倒是和徐庄那个没什么两样,原来的两座阁楼拆了成了个。拆掉的那个阁楼按徐清的意思改成了加了火炕的那种卧室,还要书房,浴室什么的。原来有两个,说明胡家主人不止个,现在大统了,自然最高建筑物只能有个喽。
另外些房子,是给伺候老爷夫人的丫头住的。徐清微缩了下,伺候老爷?嘿嘿那种伺候……杨介绍完徐府,有毛遂自荐,说要担任徐府的管家。徐清微微想了下,安排到:
杨,郑老伯,刘三共同管家,三两银子下不涉及人员调动的事可以自行决策,以上就只能建议。杨统筹和分管小集镇那边的发展,还有基础建设;郑老伯分管佃租的收和储藏;刘三管租子里的牲畜啥的,并且由他将账本和提议的交到内房。
交到内房之后,再由小月荀雪儿决策,雪儿觉得不能做决定的再问徐清。另外,王山和牛吃草管护卫啥的,只听荀雪儿和徐清的。钱袋子可以交给人代理,枪杆子是定要抓在手里的。
杨听完之后,倒也不觉得自己权小,开开心心答应了,因为他所擅长的,所想要开展发挥的,也正是徐清所交付 与他的,那些收粮收租的事儿,他还不想去做呢。倒是徐清出口成章,几息时间就将这些管事儿都安排妥当了,让杨暗暗惊讶。
这样小心的安排人员,徐清的总原则只有个,安全稳定地做个甩手掌柜,徐清可不想上演“下克上”悲剧的主角。虽说这种事情在唐朝还算少见,但先小人后君子,才是处世的庸之道。
逛完圈,徐清心情愉悦,重新走出大门,众工匠站在门口,伸长了脖子往里瞧,看见徐清出来了,又老老实实站好。
“爵爷,房子还有什么要改得吗?”管宣问道。
“嗯……”徐清刚想说不要了,却看见下面众工匠眼睛冒光了,徐清思考,原来根本不是问房子要不要改-->>